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现代保健报

宝宝哭闹不止可能是肠胀气在“作怪”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12 妇幼保健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红河妇幼保健院 彭花

  迎接新生命的喜悦还没持续多久,许多新手爸妈就迎来了第一个巨大的挑战:宝宝毫无征兆地哭闹不止,身体扭来扭去,怎么哄都哄不好。别担心,这很可能是新生儿肠胀气在“作祟”,这不是个例,更不是新手爸妈的错。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新生儿肠胀气,从科学原理到实战技巧全面解析,助新手爸妈和宝宝平稳度过这个阶段。

  宝宝为什么发生肠胀气

  肠胀气,通俗来讲就是宝宝肠道内积累了过多的气体,导致腹部胀满、疼痛和不舒服的症状。多发生在宝宝出生后2-4周,在3~4个月大时会自行逐渐缓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主要源于宝宝尚未发育成熟的消化系统。

  一、消化系统“新手上岗”  新生儿的肠胃系统就像一个新员工,还不太熟悉工作流程。肠道内的消化酶和有益菌群尚未完全形成,在消化母乳或配方奶中的乳糖、蛋白质时,容易产生较多气体。

  二、哭闹的恶性循环  宝宝因为饿了、困了、热了等原因哭闹时,会吸入大量空气,空气进入肠道导致胀气,胀气引起疼痛又让宝宝哭得更厉害,从而形成“哭闹-吞气-胀气-更哭闹”的恶性循环。

  三、宝宝对食物敏感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饮食中的某些易产气成分(如牛奶、豆制品、洋葱等)可能会通过乳汁影响宝宝;此外,部分宝宝可能对配方奶中的牛奶蛋白不耐受,也会引发胀气。

  如何判断宝宝是肠胀气

  肠胀气有一个非常典型的“3-3-3”特征,具体表现为每天哭闹持续至少3小时,每周至少发生3天,持续至少3周,且多发生在傍晚或凌晨。除了无法安抚的哭闹,还可以观察以下信号。

  首先是身体表现为肚子鼓鼓的、摸上去有点硬,或者双腿向上蜷缩,小拳头紧握,或者面部表情痛苦,小脸憋得通红。其次是行为表现为看起来想吃奶,但吃几口就又哭闹着推开,或者睡觉不安稳,容易惊醒,发出哼哼声,再或者排便费劲,放屁后哭闹情况会明显好转。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肠胀气通常不会伴有发烧、腹泻、便血等症状,如果宝宝出现这些“红色警报”,务必及时就医,以排除更严重的疾病。

  排气实战攻略

  缓解肠胀气没有万能药,往往需要耐心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宝宝的方法。

  一、喂养预防  (一)正确衔乳与瓶喂:母乳喂养确保宝宝正确衔乳,含住大部分乳晕。瓶喂时,选择防胀气奶瓶,让宝宝呈半直立姿势,确保奶液充满奶嘴,瓶身与地面呈30-45度角,避免宝宝吸入空气。(二)及时拍嗝:喂奶过程中和喂奶结束后,一定要耐心拍嗝,竖抱宝宝,让宝宝的头靠在妈妈的肩膀上,用空心掌从下往上轻轻拍打背部,持续5~10分钟。(三)更换奶粉:在医生或者营养师指导下,可以尝试更换为部分水解蛋白的低乳糖配方奶,或许有助于减少胀气。

  二、物理排气法  (一)排气操:让宝宝平躺,握住宝宝小腿,像蹬自行车一样轻轻交替屈伸双腿,偶尔可以将双膝轻轻推向腹部,保持几秒钟。这个动作能有效帮助肠道蠕动和排气。(二)腹部按摩:洗净并搓热双手,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沿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可以搭配婴儿专用的抚触油,注意力度要轻柔。(三)飞机抱:让宝宝趴在前臂上,脸朝外,头靠在肘弯附近,四肢自然下垂。这个姿势可以对腹部产生温和的压力,有助于排出气体,注意动作务必稳当。

  三、安抚情绪  (一)襁褓法:用包被将宝宝舒适地包裹起来,模拟在子宫里被紧紧包围的安全感,让宝宝更容易平静。(二)白噪音:吹风机、吸尘器、收音机类持续、单调的声音,类似于宝宝在子宫里听到的声音,有神奇的安抚效果。(三)温和摇晃:将宝宝抱在怀里或放在摇篮里,进行轻柔、有节奏的摇晃。切记幅度一定要小,动作要轻柔,绝对不要剧烈摇晃宝宝。

  面对一个因肠胀气而持续哭闹、难以安抚的宝宝,新手爸妈难以应对,感到焦虑、挫败都是非常正常的情绪。此时,新手爸妈需要做的是保持稳定情绪,学习新生儿肠胀气知识,用科学的实战技巧和耐心,陪伴宝宝一起闯过这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