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西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 周春萍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 年版)》,旨在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做好基孔肯雅热医疗救治工作。需要明确的是,防控该疾病的关键在于切断蚊媒传播途径。从中医药学的理论视角出发,除了对环境进行彻底清理并开展防蚊灭蚊工作之外,还可通过内在体质调理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发挥预防作用。若已出现感染,在临床医师的专业指导下,亦可采用中医药方法进行辅助治疗,旨在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并促进康复进程。
这类通过蚊子传播的疾病(如基孔肯雅热)属于中医“疫病”“暑湿疫”的范畴,主要是因湿热、暑湿等外邪通过蚊虫叮咬侵入人体而发病。中医讲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只要体内正气充足,外邪就难以侵犯。打个比方,两个人同时被具有传染性的花蚊子叮咬,抵抗力强(正气满满)的人不易发病,抵抗力弱(正气不足)的人就容易发病。
内服代茶饮(增强体质)
以下是一些简单、安全的药食同源配方,可以泡水当茶喝,起到清热、祛湿、解毒的作用,帮助身体抵抗病邪。
一、金银花甘草茶 (一)配方:金银花10克,生甘草3克。(二)做法: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三)功效:金银花能清热解毒,甘草能调和药性。适合平时容易“上火”的人群。
二、藿香佩兰茶 (一)配方:藿香5克,佩兰5克。(二)做法: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三)功效:这两味药都具有芳香化湿的作用,能祛除体内的湿气,让人感到清爽。特别适合夏季潮湿、感到身体困重、食欲不振的人。
三、绿豆薏米汤 (一)配方:绿豆、薏米各一把(按食用人数把握量)。(二)做法:加水煮烂,可加少量冰糖,喝汤吃豆。(三)功效:这是经典的食疗方。绿豆清热解毒,薏米利湿健脾,非常适合夏秋季预防。
外用香囊(辟秽驱蚊)
制作一个中药香囊挂在床头、窗前、门口,或者随身携带,不仅有淡淡的草药香,还能帮助驱避蚊虫。
一、驱蚊辟秽香囊方 (一)配方:艾叶、石菖蒲、紫苏叶、丁香、薄荷、白芷各等份(每样抓一小撮)。(二)做法:将药材稍微捣碎,混合均匀,装入纱布袋或布包中即可。(三)注意: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门口种几株“驱蚊草”,比如香茅草、薄荷、艾蒿草、迷迭香等,好看又好闻。还可以用苍术50克放在瓦片上点燃烟熏房间,晚上院子里可用割来的艾蒿草、藿香点燃烟熏一会,让蚊子没有地方落脚,驱蚊效果很不错。
二、食疗 可以食用丝瓜汤(丝瓜有通经络的功效)、冬瓜汤(利湿)。
三、外洗方(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一)配方:艾叶15克,忍冬藤(金银花藤)30克,黄柏10克。(二)做法:中草药煎水放温后,用毛巾蘸取药液湿敷在疼痛的关节上,切忌烫洗。可以起到清热祛湿、通络止痛的效果。(三)适度活动:不要因为关节痛就完全不动,应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循序渐进地活动关节,如慢慢散步,以促进气血流通,有助于功能恢复。
温馨提示:有些草药是可以就地取材的,比如艾叶,就是大家说的“苦竹菜”,以及紫苏叶这两种,一般村山边地头都有;藿香,就是大家说的“解暑草”,以及金银花这两种,农村山坡、河岸边都有;佩兰,就是大家说的“省头草”,农村河边常见;石菖蒲,注意不是端午节挂门头的菖蒲,这是长在河边石头上的,就是大家口中的“水剑草”。
重要提醒:如果已经出现高烧、关节剧痛等症状,必须第一时间去看医生,明确诊断。中医药是在现代医学治疗基础上,起到辅助缓解症状、帮助恢复的作用,不能替代正规治疗。
(一)防大于治:平时多用金银花、藿香、绿豆、薏米这些简单的食材煮水喝,佩戴中药香囊,增强体质防蚊虫,出门前驱蚊水喷一喷。(二)生病就医:一旦发病,立刻找医生,这是最重要的!并告诉医生村里蚊子多,可能被蚊子咬过。切勿自行滥用退烧药,应多喝水、多休息。睡觉时务必挂好蚊帐,避免被蚊子叮咬。蚊虫叮咬患者后可能携带病毒,进而叮咬家人造成传播(三)辅助调理:每日清淡饮食,在医生指导下用中草药药液外洗湿敷以缓解疼痛。(四)康复关键:病后关节痛,可通过黄芪粥、桑枝汤等食疗和适度活动来慢慢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