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招远市毕郭中心卫生院 李绍红
在乡镇,不少家庭有卧床养病的老人或患者,因长时间躺在床上不动,身上容易发红、起水泡,严重时还会烂出伤口,这就是医生常说的“压疮”。压疮不仅让患者遭罪,还会延长康复时间。这不,乡镇家庭医生团队最近常入户走访,就是想手把手教大家怎么给卧床患者翻身、预防压疮,今天就把这些实用技巧跟大伙好好说说。
为啥卧床要常翻身?
卧床患者身体局部皮肤长期压在床铺上,血液没法顺畅流通,就像田地里的庄稼长期缺水会干枯一样,皮肤和皮下组织也会慢慢坏死,形成压疮。特别是后脑勺、肩膀、胯骨、脚后跟这些骨头突出的地方,最容易“中招”。家庭医生在入户时发现,很多家属觉得患者一动就疼,不忍心频繁翻身,可越不翻身,压疮风险越高。其实只要掌握正确方法,翻身时患者不会太难受,还能有效保护皮肤。
家庭医生手把手教:翻身步骤要记牢
给患者翻身不用太复杂,普通人跟着学两次就能学会,关键是动作要轻、要稳。
首先,准备工作要做好。先把患者身上盖的被子轻轻掀开,在床头放个枕头,床尾也备一个。如果患者穿着厚衣服,可以先解开领口和袖口,让身体活动更方便。家属站在患者要翻身的一侧,比如想让患者从平躺翻到右侧,就站在右边。
然后,分步骤动身体。第一步,先帮患者把双腿弯曲,膝盖朝着要翻身的方向,动作轻缓些,这样翻身时腰部不用太用力,患者也舒服。第二步,一只手放在患者的肩膀下面,慢慢把肩膀往自己这边拉;另一只手放在患者的胯骨下面,同样轻轻往自己这边带,注意动作要同步,别让患者的身体扭着,力度以患者不喊疼为准。第三步,翻过来之后,赶紧在患者的后背垫一个家里常用的软棉枕头,把身体撑住,再把患者的双腿之间也夹一个小枕头,这样能减轻胯骨和膝盖的压力,患者也能保持这个姿势更久一些。
家庭医生特别提醒,翻身时间可不能忘。一般来说,白天每隔2小时就要翻一次身,如果患者皮肤已经有点发红,那就要1小时翻一次;晚上如果患者睡得香,能稍微延长点时间,但最多也不能超过3小时。每次翻身的时候,顺便摸一摸患者骨头突出的地方,看看皮肤有没有发红、发热,如果有,就用温水轻轻擦一擦,再抹点润肤露,保持皮肤滋润。
除了翻身,这些防压疮细节也很重要
乡镇家庭医生入户时,还会跟家属强调,防压疮不能只靠翻身,日常护理的小细节也得做到位。?
首先,床铺要选对。最好用软硬适中的床垫,像咱们家里常用的棉花床垫就挺合适,太硬的木板床加薄褥子会硌得慌,太软的海绵床垫又会让患者身体陷进去,增加压疮风险。床单要选纯棉的,每天都要换一次,要是患者出汗多或者不小心弄湿了,得马上换,保持床单干燥、平整,别让褶皱硌到皮肤。?
其次,皮肤清洁要做好。每天用温水给患者擦两次身,水温以不烫手背为宜,尤其是脖子、腋窝、大腿根这些容易出汗的地方,擦的时候动作要轻,别用太粗糙的毛巾,用软毛巾轻轻蘸干就行。擦完之后,在容易干燥的胳膊肘、膝盖处抹点润肤露,但要注意,要是皮肤已经有破损,就别随便抹东西了,赶紧找家庭医生来看。?
另外,营养也得跟上。很多卧床患者胃口不好,家属就想着多给患者吃点粥、面条这些好消化的,但其实蛋白质、维生素对皮肤修复特别重要。比如每天给患者煮个鸡蛋、熬点清淡的鱼汤,再搭配点切碎的青菜、胡萝卜拌进粥里,保证营养均衡,皮肤才有抵抗力,不容易长压疮。
现在,乡镇家庭医生团队随时都能上门服务,要是大伙在照顾卧床患者时遇到啥问题,比如不知道怎么翻身、发现皮肤有点发红,别不好意思,赶紧给村卫生室打电话,医生们会第一时间赶来帮忙。照顾卧床患者不容易,但只要咱们掌握了正确的翻身和防压疮技巧,就能让患者少遭罪,安心养病,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