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现代保健报

骨质疏松别只吃钙片 中医教你强骨秘方

日期:08-12
字号:
版面:06 健康科普       上一篇    下一篇

  文/博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符博鸣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中较为普遍。它会让骨骼变得脆弱,容易骨折,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很多人知道补钙对骨质疏松有帮助,但其实光靠吃钙片是不够的。中医内科在这方面有很多独特的方法,不仅能补钙,还能从根本上改善骨骼健康。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骨质疏松患者的中医内科补钙秘方。

  认识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顾名思义,就是骨头像被虫蛀过一样,变得疏松、脆弱。它主要是因为骨密度降低,骨骼的微结构被破坏。这种情况在老年人、绝经后的女性中特别常见。骨质疏松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驼背,甚至容易骨折。骨折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可能会导致长期卧床,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如何看待骨质疏松

  在中医看来,骨质疏松跟“肾”关系密切。中医有句老话叫“肾主骨”,意思是肾精充足,骨骼才能健康。随着年龄增长,肾精逐渐亏虚,骨骼就失去了滋养,变得脆弱。除了肾虚,中医还提到脾虚和血瘀也会导致骨质疏松。脾虚会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包括钙;血瘀则会让气血运行不畅,影响骨骼的营养供应。所以,中医治疗骨质疏松,不仅仅是为了补钙,更是要调理整个身体,让肾精充足,脾胃健运,气血通畅。

  中医内科补钙秘方

  一、中药调理  中药是中医内科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出个性化的中药方剂。比如,对于肾虚型骨质疏松,常用的中药有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这些药能滋补肾阴,强壮骨骼。如果是脾虚导致的骨质疏松,可能会用到人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钙。还有针对血瘀型骨质疏松的,像丹参、川芎、红花这些活血化瘀的药,能改善血液循环,让骨骼得到更好的滋养。

  二、食疗药膳  食疗是中医补钙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日常饮食中有很多食物对补钙很有帮助。比如,黑芝麻含有丰富的钙,而且还有补肾的功效;核桃仁不仅能补钙,还能补肾强骨;还有像牛奶、豆制品、小鱼小虾等,都是很好的补钙食物。中医还会推荐一些药膳,比如杜仲猪骨汤,杜仲能补肾壮骨,猪骨富含钙质,两者搭配,既能补钙又能强骨;还有山药薏米粥,山药健脾益肾,薏米利水渗湿,对于脾虚导致的骨质疏松很有好处。

  三、日常调理  除了中药和食疗,日常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适当的运动能增强骨骼的强度,比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这些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促进钙的吸收。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很关键,中医认为情绪会影响身体的气血运行,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骨骼健康。另外,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的黄金时间,保证每天有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对骨骼健康很有帮助。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预防总是比治疗来得重要。对于骨质疏松,预防的关键在于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从年轻时开始,就要注重钙的摄入,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像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同时,要多晒太阳,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至关重要。适当的运动也很重要,比如每周进行3~5次的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像快走、慢跑、游泳等,都能增强骨骼的强度。另外,要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吸烟酗酒等,这些都会影响骨骼的健康。定期检查骨密度,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质疏松风险,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骨质疏松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通过中医内科的综合调理,是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的。中医内科补钙秘方不仅仅是补钙,更是从调理身体的整体出发,通过中药调理、食疗药膳、日常习惯的改变,从根本上改善骨骼健康。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更要注重日常的生活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拥有健康的骨骼,享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