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他们是同校的学弟学姐。大学时,两人成为北师大珠海校区“巧媳妇饺子店”的老板和老板娘。如今,他们作为创业15年的餐饮“老炮”,却决定一切归零,用一桌“家常菜”重新出发。
“就叫‘在李’吧,做餐饮,得站得住脚,在理!”丈夫老李笑着说。
文字:金璐
图片:陈佳哲
创业在理:
孩子爱吃
就把家常菜搬进餐厅
2010年大学毕业后,四川人韬哥和妻子选择从事餐饮行业。从加盟川菜品牌到自创品牌,15年来,他们最大的感触是:“餐饮不能骗人,食材会说话。”
2024年6月,“在李鲜做家常菜”在珠海正式开业。这对夫妻终于决定做一回“自己”:做川菜,但不局限于川菜;做家常味,但要比家里更讲究。
这家店菜单上许多菜都是夫妇俩自己在家做,发现孩子特别爱吃后,索性“搬”到餐厅的。
食材在理:
食材地道
生鲜随时采买补充
“我们的‘护城河’,就是食材。”老板娘说得很直白,“猪肉是知名超市采购的,鱼是现杀的,碌鹅只碌当天的,连豆筋都是四川老家寄来的。”
“我们要的就是新鲜、干净、有镬气。”正是这种“偏执”,让珠港澳的许多熟客频频光顾。
口味在理:
川是根基
粤是土壤
在珠海读了大学、创了业,10多年沉淀后,韬哥把川菜的麻辣鲜香轻轻“接”了过来,又悄悄减了三分油盐。
“不是所有广东人都能吃辣,但所有人都该吃一顿舒服的饭。”于是,顾客能在店内吃到——
黑豆花酸菜鱼:
鱼骨熬汤1.5小时,鱼片现切3毫米,淋上300℃热油,“滋啦”一声,辣椒香而不焦,鱼片滑嫩有鲜味,“配角”黑豆腐弹牙又多汁。
在李碌鹅:
卤煮3小时,腐乳、海鲜酱等几十味调料渗入肌理,色泽红亮,肉质软烂。
回锅肉:
肥肉化开、瘦肉微焦,锅气十足,厨师炒菜像在跳舞。
双笋牛肋间:
白腩+坑腩+四川豆筋,孩子非常爱吃的家常组合,每一口都是店主夫妻俩的心意。
宫保虾球:
虾肉饱满弹牙,酸甜微麻,是川粤融合的典型代表。
辣子鸡中翅:
用鸡中翅代替鸡块,肉质更嫩,啃起来更有“价值感”。辣椒煸得香而不燥,适合下饭。
水煮牛肉:
不腌制,牛肉现切现煮,最大程度保留肉香。花菜打底,灵魂勾芡,辣油一淋,传统川魂瞬间觉醒。
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忍不住咽口水了?一碗一碟,皆是家常;一辣一鲜,都在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