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珠江晚报

2700米“花带”美爆前山立交桥

日期:09-21
字号:
版面:第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簕杜鹃花簇把前山立交桥桥体装点得像幅画一样。 

  本报记者 赵梓 摄

  本报讯(记者施展华)9月的珠海,暑气未消,香洲区前山立交桥已被一片绚烂“染红”——桥体两侧的簕杜鹃热烈绽放,姹紫嫣红的花簇拥着往来车流,绵延2700米的花带如“流动花瀑”般铺展,成为市民驾车途中抬头可见的风景线。

  这道“城市彩妆”成为全运会城市风貌提升的“点睛之笔”。据悉,香洲区承担着全运会公路自行车、残特奥会大众项目及火炬传递等赛事的环境保障任务。前山立交桥作为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和门户窗口,其2700米簕杜鹃花瀑,与情侣路沿线、赛事场馆周边的精修绿植、花卉造景一脉相承,通过立体绿化与特色道路景观打造,让城市在赛事期间展现出“步步有景、人在园中”的活力风貌。

  这份独特美景背后,离不开城市园林人的精细守护。“今年雨水比往年多,台风也时有来袭,差点耽误了花期。”香洲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拱北队队长刘天良指着桥体上盛放的簕杜鹃感慨道。早在四五月份,这批簕杜鹃就已零星开花,却因持续降雨面临积水烂根风险,而接续而来的几次台风更给养护带来了挑战。为了让簕杜鹃如期在国庆节和十五运会期间进入盛花期,管理人员采取紧急控水、及时排涝、薄肥多施等措施。“现在看,花簇把桥体裹得像幅画一样。”刘天良欣慰地说。

  不仅如此,精细化管理贯穿养护全程。为保持花带高低匀称、造型规整,团队每月至少3次的修剪频率,让2700米花带始终保持舒展的“瀑布感”。施肥更是讲究“按需供给”,主要用复合肥、磷肥、钾肥和尿素作为肥料,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每月至少施肥2次,还通过每日巡查记录,动态调整施肥策略。“照这个势头,能一直开到春节前后!”刘天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