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珠江晚报

品稻融合菜成港澳食客心头好

日期:09-07
字号:
版面:第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泉州卤水拳头母拼套肠

  闽南沙茶面

  古法堂灼鲜黄鱼汤

  闽南姜母鸭

  关哥稻香封肉

  ▲泉州安海土笋冻

  ?番茄丝瓜煮芋丸鱼皮饺

  “知珠侠”二维码

  位于珠海印象城的“品稻·闽粤融合菜”餐厅开业不到半年,凭一口“鲜香”和特色征服了一群本地忠实粉丝,还成为超多港澳朋友的心头爱。

  来自福建的锦哥,师从闽菜名厨,习得不少传统烹饪技法。

  2006年,他来到珠海海泉湾度假区工作,不仅爱上粤菜,还苦练技艺,“镬起焦、菜不焦,关键是火候,广东小炒必须要有镬气”。随后多年,他辗转不同城市担任餐厅大厨。

  2020年,锦哥重返珠海打算开一家餐厅。他在珠海学厨时认识的朋友关哥,也恰好在五星级酒店辞职想创业,两人一拍即合,于是和热爱美食辞去银行工作的廖先生等人合伙于2020年在湖心路口开了首家餐厅“品稻”。

  凭借丰富的菜式、特别的口味,“品稻”餐厅火出圈,一开就是五年,还走出斗门,在珠海香洲、金湾、唐家以及佛山顺德广开门店。

  “现在餐饮市场越来越‘卷’,开餐厅不能一直走老路子。”锦哥和其他合伙人决定“玩点新花样”,给食客朋友带来新惊喜。“广东、福建都是沿海省份,口味都讲究一个‘鲜’字。我擅长闽菜,又爱吃粤菜,为何不试试‘闽粤融合,鲜味现做’!”

  于是,锦哥和餐厅合伙人经过调研考察、讨论后决定开一家闽粤融合菜餐厅,用珠三角、潮汕和闽南地区的食材,给食客端上一道道来自山海的鲜味。

  2025年5月1日,“品稻·闽粤融合菜”餐厅在珠海印象城开门迎客。

  走进餐厅,黑胡桃木餐桌与暖黄灯光相互映衬,别致的花砖、梅花图案屏风等更是在方寸之间尽显闽南风情。

  正当午市,餐厅陆续变得热闹起来,除了有周边的本地街坊,还有很多慕名而来尝鲜的港澳朋友。

  据锦哥介绍,珠海有不少祖籍是福建的食客,餐厅一开就吸引了很多人来品尝,当听到“吃到家的味道”“好正宗好美味”的夸奖时,倍感激动、欣慰。

  从学徒到五星级酒店后厨,再到创业开餐厅担任总厨,锦哥用20多年的时间诠释了“爱拼才会赢”。

  改天,你不妨走进他的新餐厅,尝尝他烹饪的闽粤山海间鲜味,感受他对美食的坚持。

  闽南姜母鸭

  这道菜经锦哥改良,保留了传统烹饪食材,但在制法上更符合广东人口味,几乎每桌必点。

  选用闽南2.5斤重的正番母鸭,肉质细嫩、脂肪少。整只母鸭搭配大量的老姜、高粱酒细火慢焖,姜辣与酒香交织,直至完全浸入紧实的鸭肉。顺着鸭肉纹理剪成块状,再倒入麻油煎至外皮金黄微焦。

  这样做出来的姜母鸭外皮干香而肉质细嫩,不柴又弹牙,还能吃到鸭肉的本味。

  古法堂灼鲜黄鱼汤

  锦哥在顺德品尝了毋米粥后,觉得味道特别鲜美,灵机一动,萌生了用福建大黄鱼与毋米粥结合的“鲜上加鲜”的烹饪方法,于是诞生了这道特色菜。

  每天在福建宁德空运的大黄鱼,鱼骨熬汤加入绵密的粥里,粥的细滑与鱼汤的鲜美梦幻相融。

  工作人员现场将鲜嫩鱼肉倒至汤中烹饪,鲜味久久萦绕不散,乳白色的汤汁醇厚浓郁,黄鱼细嫩滑溜,每一口都是海的味道。

  泉州安海土笋冻

  不用到泉州,在珠海也能尝到“安海土笋冻”这道泉州非遗美食啦!

  严选沿海滩涂的可口革囊星虫(俗称“土笋”),去除内脏,经十二道手工清洗,慢火熬出晶莹胶质。

  口感Q弹爽滑,入口即化,搭配锦哥调配的秘制酱汁和酸萝卜,蒜香、酸脆等丰富口感层层递进。

  麻辣水煮东山小管肉羹

  从福建东山直采的小管,肥厚、多肉、脆爽,搭配肉羹更凸显其来自深海的鲜味,最后浇上热油炝香金蒜花椒,整道菜香而不辣,尤其美味!

  泉州卤水拳头母拼套肠

  这是一道传统的闽南风味小吃,由拳头母(猪肉和肉筋制成的肉丸,形似拳头)和套肠(猪小肠层层套叠而成)组成,经卤水烹制后,风味浓郁,不油不腻。

  关哥稻香封肉

  这是“品稻”餐厅火了五年的菜品,在这里也能尝到。

  选用三层五花肉和栗子、香菇、鱿鱼干、虾米、干稻草等,用纱布包裹慢炖4小时而成。

  夹一口封肉,配一口米饭,肥而不腻,鲜味十足。

  番茄丝瓜煮芋丸鱼皮饺

  清新的白玉丝瓜与酸甜的番茄熬煮成鲜甜汤底,搭配闽南手打芋丸与福州鱼皮饺,每一口都鲜香弹嫩。

  闽南沙茶面

  Q弹劲道的手工面条浸满了沙茶酱熬制出的浓稠汤汁,脱骨肉鲜嫩入味,豆芽与韭菜清新爽口,咸鲜甜辣交织,浓郁诱人。

  文字:吴茵琳

  图片:陈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