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珠江晚报

春季如何养生?

日期:03-16
字号:
版面:第04版:帮您问       上一篇    下一篇

  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赵梓 通讯员 孙学 摄

  本报讯(记者郑振华) 3月13日上午,香洲区梅华街道创业社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春日话养生,康乐常相伴”主题健康讲座,邀请中医养生专家米老师现场授课,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与个性问诊相结合的方式,系统传授春季养生的科学方法。近50名居民参与此次活动。

  米老师从“春养肝,护阳气”的中医理论切入,详解春季养生的核心和具体做法。

  春季养生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米老师指出,中医认为“春主肝”,春季养生以“疏肝理气、调和气血”为核心,需从饮食、情绪、作息三方面入手,结合穴位按摩、艾灸等外治法,顺应春季阳气升发之势,增强免疫力。

  饮食调理有哪些科学建议?

  米老师提出“三要三避”原则:

  1.要多甘少酸:甘味食物(如红枣、山药)健脾养胃,减少酸性食物(如山楂)以防肝气过旺。

  2.要清淡养肝:推荐菠菜、芹菜等绿色蔬菜,搭配菊花茶、枸杞茶清肝明目。

  3.要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晚餐宜七分饱,减轻脾胃负担。

  情绪与作息如何影响春季健康?

  1.情绪管理:“肝喜条达”,忌抑郁发怒。建议每日散步30分钟或聆听舒缓音乐,疏解压力。

  2.规律作息:遵循“早睡早起”,晚上11时前入睡以助肝胆排毒,晨起适度拉伸唤醒阳气。

  专家提醒春季养生“三忌”

  忌过度进补:春季宜“清补”,避免油腻厚味加重肝火。

  忌剧烈运动:推荐太极拳、八段锦等柔缓运动,以防耗损阳气。

  忌熬夜贪凉:睡眠不足或过量冷饮易导致脾胃虚寒。

  特别提示:中医养生需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上述方法仅供参考。慢性病患者、孕妇及体质特殊者,建议咨询专业医师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