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珠江晚报

珠海医生提醒:生活管理很重要

日期:12-30
字号:
版面:第04版:养生周刊·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邓婉莹 见习记者陶斯祎)根据国家心血管系统疾病医疗质量质控中心公布的2024年的中国心力衰竭诊疗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收治心衰患者的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数量共计7374家,较2022年增加36.5%。住院心衰患者的例数较2022年增加了38.9%,从1029万例次增加至1429万例次。

  中山五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李刚表示,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要的综合征。心脏就像一个“水泵”,当泵发生故障或老化时,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身体其他组织淤血肿胀等症状。

  李刚介绍,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等。感染、劳力过度、心率失常、肺栓塞、药物因素也是推动心衰发生的危险因素。心衰的症状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以肺循环淤血和心排出量降低为主要表现,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那么,如何预防心力衰竭呢?李刚建议,市民首先应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其次,市民减少钠盐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同时戒烟限酒。此外,爬山、游泳、慢跑、快走、骑车等运动也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市民要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学会放松和减压。最后,市民要养成定期做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的习惯,了解心脏情况。

  李刚提醒,预防心力衰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市民如果出现心慌、乏力、气短、活动受限、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