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珠江晚报

候鸟来了!

日期:12-28
字号:
版面:第12版:缤纷视界       上一篇    下一篇

  野狸岛上空的黑鸢(留鸟)

  候鸟季东方白鹳展翅翱翔在淇澳岛天空里

  淇澳岛上空的白腹海雕(留鸟)

  黑尾塍鹬在淇澳岛泥滩上觅食

  普通鵟(冬候鸟)捕鱼能力较弱,喜爱吃老鼠等

  凤头鹰(留鸟)一动不动地盯住在灌丛里喧闹的白头鹎(记录于南屏白面将军山)

  普通鵟(冬候鸟)与红隼(冬候鸟)在争夺领地,黑鸢(留鸟)是吃瓜群众

  北红尾鸲(雄)

  北红尾鸲(雌)

  红隼(冬候鸟)在长琴岛工人宿舍附近的黄槿树枝上盯住水沟里的老鼠

  作者:秋枫,珠海市地理与自然教育学会秘书长、博物学者

  噪鹃雄鸟

  家燕(夏候鸟)

  金腰燕(夏候鸟)

  金腰燕球状巢穴,出入口有隧道

  金腰燕(夏候鸟)

  编者按

  又到了冬候鸟来咱们珠海过冬的时候了!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在珠海长期从事博物教育的秋枫老师,请他给同学们聊聊候鸟的故事。下周还有更多关于候鸟的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按2024年最新资料统计,全球现有记录鸟种10964种,中国现有记录鸟种1491种,而我们珠海大概记录约300种,占全国鸟种的约1/5。为什么珠海会有这么多鸟种呢?这还要从鸟的迁徙行为说起。

  迁徙是候鸟对生存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做出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每到秋季,随着天气转冷,食物减少,冬候鸟由较寒冷的北方(如西伯利亚、我国东北等地)迁徙至温暖的南方(如我国南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避开寒冷的天气,增加觅食机会。直到次年春天,它们才回到北方繁殖。

  珠海的冬候鸟主要途经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该迁飞区南北跨度大,由北极圈一直延伸至南半球的新西兰。每年候鸟季有数千万只候鸟在此区域迁徙,它们或短暂停留,或过冬。加上珠海气候适宜,湿地类型多样、生物多样,候鸟的食物较丰富,是珠海鸟种较多的主要原因。

  按迁徙行为

  可以把一个地区的鸟分为五类:

  ①在一个地区从不迁徙的鸟是留鸟;

  ②春夏季迁徙到一个地区并繁殖的是夏候鸟;

  ③秋季迁徙到一个地区过冬,春天离开的是冬候鸟;

  ④迁徙在一个地区短暂停留的不繁殖不过冬的是过境鸟;

  ⑤偏离正常迁徙路线的是迷鸟。

  春夏季节冬候鸟们在北方产卵育雏,秋季开始迁徙,经过数天数千公里地飞行到达温暖的南方,次年春天再迁徙回北方繁殖地。不过不同的鸟种迁飞模式与路线各有不同:猛禽、大雁和鹤等大型冬候鸟往往白天迁飞,利用太阳光的热气流翱翔天际,可以大大地节省体力;部分鸻鹬类的冬候鸟常夜间迁飞,白昼降落在水草丰美的湿地,休息和补充能量;也有鸻鹬类的鸟采取直飞模式,如黑尾塍鹬九月初开始迁飞,不吃不喝,不眠不休,连续九天不停歇地飞行11664公里,斜跨太平洋,从阿拉斯加直接飞到了新西兰。三月初黑尾塍鹬开始迁飞,连续飞行七天七夜飞行10200公里,从新西兰直飞到鸭绿江口保护区,补充5周后,继续飞往阿拉斯加繁殖地。不过黑尾塍鹬并不是鸟类迁飞之最。北极燕鸥一年一度两次穿越南北半球,在南北两极之间做长达约3.8万公里史诗般的迁徙,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关于鸟类迁徙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人类探索研究的领域。

  这些猛禽以珠海为家

  在珠海高楼大厦之间我们常常能见到雄鹰展翅盘旋,它们是以珠海为家的黑鸢(留鸟),筑巢于山顶悬崖大树之上,产卵育雏。黑鸢捕鱼技巧高超,利爪下抓住大鱼时,一边往巢穴方向飞行,一边发出如马匹嘶鸣般的叫声,好像在召唤:看!这条鱼真大呀。白腹海雕比较稀有,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也是常住的珠海留鸟之一,筑巢远离人类,常在担杆岛海边悬崖峭壁旁的高大黄桐树上筑巢。白腹海雕主要食物也是鱼类。猛禽凤头鹰也是珠海的留鸟,筑巢在人迹罕至处深山密林大树之上,喜爱的食物是鹎类等小型鸟。

  到珠海过冬的部分冬候鸟

  当然还有迁徙到珠海过冬的猛禽,如普通鵟、红隼、黑翅鸢、鹊鹞和赤腹鹰等,它们对在水里抓鱼并不在行,多以鼠、鼩鼱、小鸟、蜥蜴、青蛙、大型昆虫等为食物。相同的食物形成生态位重叠,常常造成猛禽之间过冬领地的竞争。据观察红隼与普通鵟之间的“打斗”,并没有肢体接触,展示一下体型与态度后,基本就定了,失败者哀鸣两声另寻它地,有食物的地方有的是。若实力相当,领地内食物也充裕,那红隼与普通鵟也能共享一地,偶有摩擦,点到为止,共同度过冬天。

  来珠海的冬候鸟最吸引人的我觉得还是北红尾鸲。在公园和人类居住地附近、开放森林边缘、灌木丛里常常能看到它们。雄鸟具有灰色冠部、黑色脸部和橙色下体,雌鸟整体褐色,两者均拥有橙色侧尾和白色翼斑,雌雄显著特征,如一对金童玉女,惹人喜爱,重要的是他和她也不怯人,站在与人视线齐平处,用清澈的眼神与你交流呢。

  狡猾的夏候鸟——噪鹃

  在珠海,每年二月开始,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有一种连续的、单调的、强度越来越高的鸟鸣声总会震颤你的耳膜,直达大脑。鸣叫的是一种夏候鸟——噪鹃雄鸟。

  它这样声嘶力竭地鸣叫到底是为哪样?最合理的推测是与噪鹃的巢寄生习性有关。雄噪鹃用声波做武器狂轰滥炸,为的是扰乱寄主鸟(常是长尾缝叶莺、暗绿绣眼鸟和各种鹎类等)的头脑,乘小鸟晕头转向之际,雌噪鹃乘机把卵产在小鸟巢内,完成繁殖大业。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珠海的夏候鸟和人关系最密切的非家燕莫属。家燕是全球分布最广泛、数量最多鸟类之一,拥有最大的自然分布范围,遍及五大洲,甚至南极洲亦有记录。与人类关系密切,常在人造结构如谷仓、桥梁下筑巢,利用人类建筑的优势扩大其生存范围。家燕的巢为碗状,开口朝上,每窝产卵2-7枚,双亲共同孵化和育雏。

  在珠海有还有一种夏候鸟——金腰燕,与家燕习性相仿,也会在人类建筑上筑巢,建造半球形巢穴或长颈瓶状,入口为隧道,内部衬以泥土。每窝产卵3到6枚。

  珠海鸟类资源丰富,你身处珠海何处,都能感受到它们的存在,今天早晨坐在医院门诊大厅里的长椅上,听到一对雄鹊鸲(留鸟)在“飙歌对唱”,听到这美妙的天籁之声,心情也随之开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