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珠江晚报

虚假摆拍视频屡见不鲜

日期:12-25
字号:
版面:第06版:看天下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华社发

  “家境贫寒的弟弟辍学卖苹果供哥哥上大学”“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农村女孩跟着养母艰难生活”“外地女摊主摆摊被本地人欺负无法做生意”……你是否刷到过类似视频,并为之心酸、难过、气愤?然而,这些都是有“演员”、有“剧本”的虚假摆拍视频。

  记者调查发现,网络平台上,虚假摆拍视频屡见不鲜,频频引发争议。一些“自媒体”账号通过制造假事件、捏造假人设来博眼球、收割流量;造假视频的背后,往往有分工明确的运作团队。

  假事件、假故事、假人设

  “直播骚扰女游客”“抱患病孩子送外卖”……近期,多起虚假摆拍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相关案件已被公安机关查处。

  记者调查发现,有些摆拍视频刻意制造家庭和社会矛盾,通过假冲突、假事件,吸引流量。

  最近,一名千万粉丝网红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0日处罚。经查,该网红雇佣女子充当“被骚扰的女游客”,在直播现场假装偶遇,摆拍虚假、低俗视频。此前,“收费站旁,两男子将一男子绑架上车”“一女子野外直播遭两名男子控制剃光头发后下落不明”等传播较为广泛的视频,也均被证实为相关人员自导自演,虚假摆拍。

  有些摆拍视频通过捏造假人设、编造假故事“卖惨”,博取关注。

  截至9月,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已办理网络谣言类案件2.7万余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网民3.1万余人,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19.9万余个。

  造假多有团队运作

  虚假摆拍视频屡禁不止,背后有利益驱动的因素。那么,虚假摆拍视频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广西钦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支队长林举龙告诉记者,结合各地查处的案件发现,虚假摆拍视频背后大多是团队化运作,打造人设、编造剧本、拍摄制作等分工明确。

  打造什么假人设,往往由流量决定。广西今年9月份查处的假扮外卖员吸粉引流案件中,当事人王某某“眼红”外卖骑手人设流量高,便假扮骑手拍摄短视频,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摆拍发布了71个虚假视频,播放量超1000万次。

  “一些博主背后的团队或机构会帮助其打造人设,很多是‘卖惨’、博同情,什么人设火,就立什么人设。”林举龙说。

  一名网红经纪运作机构(MCN机构)运营总监透露,机构通常有专门负责脚本和拍摄的编剧、编导,哪些内容能引流,他们就写什么。“有时候一个视频火了,你会看到网上出现一堆相似的,很明显是摆拍。有的视频根本不打‘虚构演绎’标识,就是想让人以为是真的。”该运营总监说。

  据新华社南宁12月24日电

  观 点

  加强全链条打击

  “虚假摆拍视频屡屡发生,已成网络公害。”钦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一大队大队长李远卿说,虚假摆拍视频不仅传递错误信息和观念,部分还涉嫌造谣传谣,严重扰乱网络空间秩序和社会秩序。

  今年以来,公安部继续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对“自媒体”运营人员摆拍造谣等利用网络谣言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等行为进行整治。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自导自演式造假是整治重点之一。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北京市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副会长朱巍表示,虚假摆拍视频已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建议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加强上下游全链条打击,从严惩处相关“自媒体”账号及其背后的MCN机构。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张世超认为,平台应通过升级技术手段等方式加强内容审核和监测,对违规账号和MCN机构严格实行黑名单制度和分级处罚。同时,可以进一步优化算法推荐机制、加强平台人工运营把关,加大对优质内容的人工筛选力度并赋予较高推荐权重,推动流量分配更加合理。

  李远卿提醒,广大网民也需要提高辨别能力,不盲目跟风、被虚假内容所误导,对虚假摆拍视频说“不”,积极举报虚假不良信息。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