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珠江晚报

澳门是扇什么门

日期:12-20
字号:
版面:第04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游客在大三巴牌坊参观。

  土生葡人马安娜经营的土生菜馆。

  澳门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

  澳门大桥。

  横琴澳门新街坊小区。

  澳门半岛风光。

  ——年满65岁的澳门永久性居民,平均每月从政府享受现金性福利逾6200澳门元。

  ——2012年以来,澳门总体失业率多年保持在2%以下,总体就业人口月收入中位数由1999年的4920澳门元增加至2023年的1.75万澳门元。

  ——澳门居民每月仅需供款90澳门元,退休后每月最高可领取3740澳门元养老金,每年发放13个月。

  ——澳门已建成公共房屋单位数目增至57117个,95%的社会房屋租户获豁免缴付租金。七成以上居民住在自购物业中,人均住房面积逾20平方米。

  ……

  世界中国相遇之门

  当晨辉倾洒在大三巴牌坊斑驳的花岗石墙上,世界各地游客踩着葡式碎石路聚拢而来,在雕刻着异国神龛的石门上探寻这座城市的历史。400多年前,来自地球另一端的冒险者踏足于此,澳门有了Macau的名字。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开埠政策,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前期的一百年间,澳门成为远东最繁荣的商埠之一。

  百余年间面积扩大3倍

  澳门北连珠海,南临南海。从1912年至今的100多年间,澳门土地面积增长了300%,其中三分之二的土地是靠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中外文化交汇之门

  拾级而上走到大三巴牌坊跟前,空气变得庄严肃穆。高大的牌坊,将历史前尘通通收纳。

  从明清时期的商贸港口,到中西文化交汇之地,再到回归祖国后多元发展的特别行政区,澳门以独特的人文历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于此,塑造了独具特色的习俗、礼仪、建筑、语言和饮食习惯。

  “金名片”越擦越亮

  25年来,澳门“旅游+”融合业态快速发展,“创意城市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最佳亚洲会议城市”……澳门国际大都市“金名片”越擦越亮。

  沧桑游子归家之门

  曾经,澳门是一个饱经沧桑、等待回家的游子。有澳门诗人在名为《流动岛》的诗中,充满感伤地写道:“流动的水和岛上,无数慌张的眼神,描绘着海浪的泪痕”,写尽了游子的不安。

  25年前,游子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澳门从此书写日新月异的“濠江故事”。

  人均GDP达55.9万澳门元

  在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澳门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2023年,澳门就业人口月工作收入中位数,由回归之初的不足5000澳门元升至1.75万澳门元,澳门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增至55.9万澳门元。

  “一国两制”实践之门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回归25年来,澳门向世界展示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应有之义。经过历届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社会各界接续奋斗,澳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

  美丽莲花生姿摇曳

  回归祖国25年来,澳门这朵莲花茁壮生长,本地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519亿澳门元增长到2023年的3794.8亿澳门元,从曾经的动荡萧条蜕变为如今的繁荣稳定。

  琴澳“和鸣”融合之门

  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澳门融入大湾区的着力点和大舞台。

  2024年3月1日,横琴粤澳深合区正式实施分线管理,实行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人员进出高度便利,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支持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注入更强大动能。

  澳门新街坊乐居在横琴

  作为粤澳两地合作建设的首个面向澳门居民的综合民生工程,截至2024年8月底,横琴“澳门新街坊”已被认购超1300个单位。

  奋进新程机会之门

  从空中俯瞰澳门半岛和氹仔、路环两个离岛,它们就像三片花瓣,共同组成了一朵在海中含苞待放的莲花。

  登上澳门塔,北望是祖国广阔的腹地,东望是港珠澳大桥在海上延绵。在粤港澳大湾区,澳门,敞开了奋进新征程的机会之门。

  平均预期寿命提高

  25年间,澳门飞速发展,社会福利更是举世闻名——65岁以上的老人可享受免费医疗,澳门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提高至2023年的83.1岁。

  策划:龙丽娟 于仁智 朱晓  制图:赵耀中  文字整理:朱晓  图片: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