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4辆粤澳两地牌救护车即将投入使用。
本报记者 程霖 通讯员 刘星 摄
本报讯(记者陶斯祎)近日,珠海市医学会院前急救分会年会暨2024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事故创伤院前急救学术交流会举行。会议透露,目前珠海市已有4辆救护车悬挂粤澳两地牌照。这些救护车将在完成相关备案手续后投入使用。
“救护车悬挂粤澳两地牌照,会让珠海与澳门之间危重病人的跨境转运工作更加便捷。”珠海市医学会院前急救分会主任委员、珠海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主任杨丽娟表示。
近年来,珠港澳紧急医学救援合作成果颇丰。今年,珠海市派遣12名应急队员赴港接受培训,同时联络协调港方3批共33名救护人员来珠海交流培训。此外,珠海市还组织承办多地联合演练,积极参与香港及大湾区应急演练和学术交流。这些举措推动了紧急医学救援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会议公布了2024年珠海市急救工作的相关数据:1月-11月,珠海院前急救调度45952次,120电话10秒接听率由2021年的93.92%提高到今年的96.75%,救护车3分钟出车率由2021年的96.48%逐年提高到今年的98.75%,平均出车时间由2021年的101秒降低至90秒,相关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今年市民对珠海急救满意率达98.68%。
此次会议有香港、澳门、广州、珠海等地院前急救领域的知名专家和200余名珠海市120网络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参与。专家们围绕紧急医学救援的热点难点问题,分享交流实战经验和最新学术成果,讨论内容涉及科研、紧急医学救援学科建设、院前急救质量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