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从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规划(2023年—2035年)》已由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印发。规划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北京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深度融入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规划提出,立足北京历史脉络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构建“两山一湾、两区两轴、三带多片”的北京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空间格局。保护好太行山、燕山的地质遗迹和山水环境。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坚持“保”字当头,整体保护老城的传统空间规划格局。整体保护三山五园地区,统筹“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的保护发展。保护长城及其赋存环境,保护大运河及沿线文化遗产,保护西山永定河沿线的地质遗迹、古道、古遗址、古村落、古建筑等自然和文化遗产。
规划指出,切实加强城市更新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坚持以保留保护为主、留改拆并举,老街区、老居住区、老镇、老村、老厂区等更新改造前,预先进行历史文化价值评估,及时认定、公布保护对象,落实保护措施。
规划明确,加大城乡建设中的文化传承力度,促进历史文化的创新弘扬,建设一批具有中华文化标识的重大文化主题线路,扩大首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