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珠江晚报

生态效益日益显著

日期:12-13
字号:
版面:第04版:置业周刊·宜居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内的村庄。 新华社发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年来,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持续回升、湖泊河流生态环境改善、人居景观提升,生态效益日益显现。

  冬日的“华北之肾”白洋淀,水面还未完全封冻。舟行水上,枯黄的芦苇分出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水道,水鸟不时从中惊飞,掠过天空又消失在远处。

  “潜水的是骨顶鸡,飞着的是白鹭。”从河北安新县赵北口镇李庄子村出发,船工李小卯一边指着,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起白洋淀近年的变化:从水面一度不足200平方公里,到如今扩大到近300平方公里,重新成为鸟类天堂,白洋淀可谓是经历了惊险的一跃。

  数据显示,与2018年相比,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回升和稳定面积占比达92%,水位平均回升2.25米;深层承压水回升和稳定面积占比达97%,水位平均回升6.72米。

  华北地区多地“枯萎”的泉水再次喷涌,是地下水位回升的直观证据之一。北京市81处泉眼干涸多年后实现复涌,济南“泉城”再现四季泉水喷涌景象,20世纪80年代断流的河北邢台百泉持续复涌,形成水域面积790亩……

  同时,南水到来后,有条件腾出更多水资源为河流湖泊进行生态补水,带动了沿线治污、河道整治、生态修复等一系列工作,华北地区干涸的洼、淀、河、渠、湿地重现生机。

  近10年海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成效评估结果显示,海河流域河湖正加快复苏,河流断流现象全面好转,湖泊水域面积稳定恢复,地下水超采治理成效明显,流域重现生机。

  在山东省曾经的“酱油湖”南四湖及其支流白马河中,绝迹多年的小银鱼、毛刀鱼和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再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也频频“露面”。

  南水北调通水以来,初步形成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靓丽风景线,营造了优美的人居景观。

  十年来,一渠清水缓缓北上,润泽北方大地,生态效益日益显现。

  据新华社武汉12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