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珠江晚报

学会爱自己,拒绝自我PUA

日期:12-01
字号:
版面:第03版:校家社·心灵驿站       上一篇    下一篇

  专家介绍

  邢强

  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各类精神疾病诊疗工作22年,从事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10年。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精神医学管理分会和睡眠分会委员,珠海市医师协会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医师分会常委。

  来 信

  亲爱的邢老师:

  您好!我是薇薇,是家里的大姐姐,我有一个弟弟叫威威,他比我小两岁。一直以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更关注弟弟,他的学习成绩比我好,朋友也比我多,性格也比我更外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看着弟弟,会觉得自己不如他,虽然我的年龄比弟弟大,但是我什么都比不过他……慢慢地,我就越来越不开心,越来越不自信,也不知道怎么跟家里人沟通。我该怎么办呢?

  薇薇

  2024年11月

  小知识

  什么是自我关怀?

  自我关怀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于2003年提出的,是一种能够保护个体远离自我批评、自我否定的积极自我认知态度。自我关怀又称作自我怜悯、自我同情,是当个体处在困难、挫折、痛苦、失望等不好的情景中时,对自己消极的状态能够保持开放和友善的态度,能够安抚和关心自己的能力。

  回 信

  亲爱的薇薇:

  你好!我是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的邢强医生。在门诊中,我也遇到不少跟你有类似想法的孩子,觉得蛮心疼的。首先,我希望你了解,我们的很多长辈因为其成长和生活的环境,他们的性别意识已经被塑造,他们有自己的局限性,会不自觉地做出一些轻视女孩的行为,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爱你,只是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很难改变。这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问题,很复杂,不是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可以解决的。你只需要知道,你天生并不比弟弟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

  为什么会陷入自我PUA?

  我们日常经常听到 “PUA”这个词,但有时候我们往往忽视了,还有一种“反向PUA”,就是对自身的一种“反自我PUA”。

  很多时候,当我们对自己不满意时,会对自己有很多的指责和批评,比如“你这么大意,活该你被人排挤”“你就是个倒霉家伙”。起初,自我否定会产生羞耻感,恨不得自己不存在,而过度认同这些否定,会使我们不断产生新的消极的沉思,导致焦虑、抑郁等。这种自我否定的想法和羞耻感的情绪,比本身所经历的事情和困难带来的影响更大。通常来说,对我们最苛刻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如果长期存在自我PUA的情况,会很容易摧毁自信心,变得过度自我否定、自我批评,导致焦虑、消极的情绪,甚至出现抑郁倾向等。如果我们改变不了外在环境,改变不了身边的人,至少,我们要学会多给自己一些关怀,给自己需要的陪伴、关爱、理解和支持,这个是我们自己能做到的。

  这些方法帮助你远离自我PUA

  如何摆脱“自我PUA”的枷锁?不妨可以尝试这些小方法,学会进行有效的自我关怀。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爱自己,首先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坚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坚持锻炼、稳定情绪,便容易拥有一个好身体。

  ●尊重自己。学会尊重自己,第一步是尊重自己的感受。你的喜好和感觉很重要,它们没有对错之分,不要为了讨好或者迎合别人而放弃自己真实的感受。爱自己,还要尊重自己的意愿。尊重自己的心声和意愿,按照自己的主张和价值观而活,不因他人的目光挑剔自己、为难自己、委屈自己。

  ●重视自己的需求。在家庭关系中,我们可能会常常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委屈了自己。爱自己,要懂得重视自己的需求,因为对你而言,你很重要,你的需求也很重要,并不低于弟弟的需求。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以平和的心态承认并接受自己的缺点,不自我嫌弃、自我厌恶,就是接纳自己、爱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完美的,但是不完美的自己并不等于“我不好”。你可以找找弟弟的缺点,找找弟弟不如你的地方,说不定有一大堆。

  ●学会拥抱更完整的自己。爱自己是接纳现实的自我,也坚持追求理想的自我。学会和时间做朋友,允许自己慢慢来,给自己多一点耐心和空间。给自己制定恰当的目标,一点点地努力达成,会让你对自己更有信心。

  亲爱的薇薇,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爱自己,关注自己,关怀自己,这需要你去慢慢调整和养成。至于跟父母家人的关系,你可以先把自己的困惑跟他们沟通,希望他们能认真对待。如果沟通效果不好,也不代表你不好,你可以先做好自己,尽量不要被别人影响。原生家庭是一个大课题,我们以后有时间可以再聊,但在成长的阶段,我们至少可以做到好好爱自己,努力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让成年后的自己有更强大的基础和资本,来保护自己、对抗环境。

  加油,薇薇,永远都要记得,爱自己、关注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邢强

  2024年11月

  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 0756-8120120

  未成年人心理援助专线: 0756-81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