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能源汽车充个电太难了,我都后悔买新能源车了。”山东济南的陈先生近日向记者抱怨道,因为自己住在老旧小区,没有公共充电桩,单位的充电桩数量又有限,有时一大早去都占不到位,搞得严重用电焦虑。
被“续航命脉”——充电设施建设不足困扰的新能源车主远不止陈先生一人。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山东等地的多位新能源车主告诉记者,公共充电桩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车充电需求;一些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充电桩的安装困难重重;装有充电桩的公共停车位,经常被油车“霸占”,这些都引发了不少纠纷。
“充电难已经成为制约新能源车普及的一大瓶颈。”多位受访者深有感触地说。
物业公司拒绝配合
装充电桩困难重重
今年上半年,贵州某小区业主李笛购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想在小区的车位上安装充电桩。他咨询当地供电所得知:充电桩用户需要提供小区入住证明、车位合同复印件、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承诺书等资料,其中有好几份资料需要物业公司盖章。李笛向物业公司说明情况后,对方拒绝盖章。
“物业公司给出了不少理由,比如小区地下停车场电压不够;出于安全考虑,小区地下停车场高度不够,一旦电车充电引起火灾消防车难以进入;之前允许部分业主办理是因为没有充电桩,现在小区有地面停车场公共充电桩,后续再有业主申请办理不予通过。”李笛回忆说。
在他看来,物业公司的这些理由完全站不住脚,当地电力公司表明小区电压完可以全满足充电桩安装需求。维护小区消防安全本来就是物业公司该做的事,因担心发生事故而不让安装充电桩是在逃避责任。公共充电桩只有4台,根本不够用。“最后我通过投诉,由相关部门出面协调,物业公司才同意协助安装。”
对李笛的经历,很多受访者深有同感:大家想在小区安装充电桩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如电网改造工程复杂,尤其老旧小区没有固定车位,涉及的技术和安全问题繁多;物业公司协调难度大,因安全责任等问题陷入僵局等。
充电车位经常被占
缺执法依据难治理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多,车主们对充电车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为解决新能源车充电问题,一些小区和公共停车场内都增设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但记者调查发现,设有充电桩的车位,常被燃油车占用,有的燃油车长期停在这些车位上,车身都落满了灰。
湖南某小区业主刘先生说,自己小区门口公共停车位有10台充电桩,但这些带有充电桩的停车位上每天都停有不少燃油车,即便旁边就立着“非充电车辆严禁占位,违者收取占位费”等字样的牌子。
还有新能源车主表示,有些新能源车可能两三个小时就充满电了,但车还一直在充电桩车位停着,这和占车位无异。
记者检索发现,多地针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指导、体系建设等配套出台了相关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未看到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运营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
有江苏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称,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因没有相关执法依据去管理或处罚停放在充电桩车位上的燃油车,致使接到类似投诉后,执法人员只能以劝导为主,并不能进行强制干预。
一名交警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占用充电车位的车辆并没有违反相应的交通法规,对占用非路边公共充电车位的燃油车辆,通常也只能交由充电设备管理方协调处理。
充电存在兼容问题
收费提示不够清晰
作为两辆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天津市民王先生最近遇到了品牌间充电桩兼容性的问题。他新买的另一品牌新能源车,无法在之前品牌的充电桩进行预约充电,为了使用夜间低谷电价充电,他不得不晚上下楼操作充电。
浙江新能源车主陈先生在第三方充电站充电时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车子目前仍在厂家进行维修。“假如问题出在充电桩上,我以后只能选择官方的充电桩进行充电,尽管不方便且电费稍高,但总比出现故障要好。”
除了不兼容问题,多位受访车主向记者反映,一些针对新能源车的充电、占位收费过高、没有提示或提示不醒目,遭遇充电刺客。
近期有不少车主在第三方消费者投诉平台上反映,自己将车停在一些商场、体育馆等充电站充电,满电后,如不及时挪走,会被收取一笔“占位费”,有车主充电超时11分钟被收取35元占位费,有的超一个小时要收一两百元。车主称,充电桩上并未公示关于超时占位费的任何信息,仅在App中有小字提醒。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