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峰现场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 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讯(记者刘雅玲)为了增强青少年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能力,11月17日上午,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市科普志愿者协会举办的“珠海市青少年科普大讲堂”邀请了来自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的健康广东行动省级宣讲员张金峰老师,现场为大家讲解普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相关知识,吸引了近百名青少年及家长共同参加。
海姆卫克急救法,也叫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它主要用于抢救因各种异物阻塞气道而引起的窒息,通过快速、有力地冲击患者的上腹部,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的气流,将堵塞在气道内的异物排出,从而恢复气道的通畅,挽救患者的生命。
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关键时刻能够挽救生命,对于学校这样的人员密集场所,掌握这一急救技能尤为重要。讲座现场,张老师从案例引入,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演示,向青少年们详细介绍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适用情况和操作步骤。
“当有人被异物卡住喉咙,无法呼吸时,我们要迅速判断情况,然后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张老师一边讲解,一边进行实际操作演示: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脚前后分开,前脚距离患者双脚约一脚宽,后脚脚跟踮起,保持身体稳定;用双臂环绕患者腹部,一只手紧握成拳,拇指侧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进行猛烈施压,迫使上腹部下陷,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