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黄山日报

王茂荫遗著《王侍郎奏议》刊刻史话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06版:文化徽州       上一篇    下一篇

">

">

">

  □ 陈平民

  《王侍郎奏议》,是晚清名臣歙人王茂荫的遗著,也是他的主要著作。他开缺养病的咸丰八年至同治元年(1858—1862),曾将自己上给咸丰帝的奏折定名《奏稿》,“汇为四卷,藏诸巾笥,不以示人。”他只想将《奏稿》传家垂示子孙,不想刊刻行世。同治四年六月廿二日(公历1865年8月13日),他在新迁居地歙县义成“天官第”惜别人间。160年来,遗著《奏稿》至少被刊刻翻印八次,有10卷本,也有11卷本,更有收录文集全集的本子。

  定名《王侍郎奏议》,于王茂荫离世的第二年,即清同治五年(1866)首次刊刻行世,为十卷本。

  是吴大廷、吴棠应王茂荫之子王铭慎之请,据王茂荫家藏钞本《奏稿》,作序、编辑刊刻的。刻本为10卷本。顾廷龙先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与1998年间分卷出版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按经、史、子、集、丛五部分类,收录781家藏书单位所藏清代乾隆前及辛亥革命前具备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的善本古籍6万余种、13万部,其中著录了“(清王茂荫撰)清同治五年王铭慎等刻本,十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左右双边”,收藏单位有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之前身)、上海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等。

  吴大廷(1824—1877),字桐云,号小酉腴山馆主人,湖南沅陵人,咸丰五年(1855)举人,先后追随胡林翼、曾国藩、李续宜、左宗棠。曾为曾国藩幕府,敬仰王茂荫直声高节,过从甚密。因李续宜奏荐入皖省任职,后又由左宗棠推荐奉旨担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为清同治间地方大员,是一位“守洁才长,兼通方略”,廉正而有心计与魄力的人物。

  吴棠(1813—1876),字仲宣,号棣华,谥勤惠,安徽盱眙(今安徽明光市三界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曾得王茂荫等人推荐。历任清河等地知县、淮徐道员、江宁布政使兼署漕运总督、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未实任)、闽浙总督等职,官至四川总督兼署成都将军。

  《王侍郎奏议》第二次刊刻,是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为十一卷本。

  其中,光绪十一年刻卷一至卷十于四川,光绪十三年补刻卷十一于苏州,均由王茂荫弟子易佩绅所刻。卷十一为“补遗”卷,新增咸丰年间上书的遗折7篇,合前10卷收录奏议稿96篇,十一卷本《王侍郎奏议》共收录奏议稿103篇。该十一卷本,只有易佩绅自序(《王侍郎奏议》序)。刻本版框高19.1cm,宽25.6cm。上海图书馆有藏本,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院等亦有藏本。

  易佩绅(1826—1906),字笏山,一字子笏,湖南龙阳人。咸丰八年举人,私淑仰慕并从学于王茂荫,关系非同一般。从军川陕间,积功授知府。历任贵州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次年移四川,官至四川藩司,尝从郭嵩焘、王闿运等游,诗学随园。为一代儒将。

  《王侍郎奏议》第三次刊刻,是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王茂荫孙子王经守委托姻亲吴锡纯作序,在江西翻刻,为十卷本,刻本版框尺寸为19.1cm×132cm。

  吴锡纯,歙县昌溪人,生卒年不详。光绪、民国年间文化名流,光绪年间做过江西清江县令。其兄吴锡维之子吴祖植为王茂荫的孙女婿。这次刊刻,收录吴大廷序、吴棠序、吴锡钝序,仍设10卷,收录奏稿96篇。这次刊刻,按常理应将第二次刊刻时增补的咸丰年间的7篇奏稿和易佩绅的序以及王茂荫弥留之际口授的遗折,一并收录刻本,但编辑者却没有这样做,出于何种考虑,不得而知。国家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原歙县博物馆(今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有藏本。

  《王侍郎奏议》第四次刊刻,是寓居台湾的历史学家吴相湘等依据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方宗诚钞本《少宰王公奏议》,以及《中国史学丛书·王少宰奏议》分册,于1965年初由中国台湾学生书局影印出版。

  笔者见到该书电子版,系由文友龙翔分享。

  《王侍郎奏议》第五次刊刻,是安徽省古籍办组织点校、黄山书社1991年12月出版的《王侍郎奏议》。

  该版以光绪二十五年刊本为底本,参校光绪十三年刊本,为11卷本。第11卷收录的7篇奏稿即光绪十三年易佩绅刊刻时新增的7篇遗稿,并对其中的6篇对照安徽省博物馆所藏钞稿进行了对校。该版本将吴大廷、吴棠、易佩绅、吴锡纯所撰之序言全部入集。遗憾的是舛误不少。

  第六次刊刻,是199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续修四库全书》中“史部诏令奏议类”第500册中据上海图书馆藏光绪十三年易佩绅刻《王侍郎奏议》十一卷本的影印本。

  早就知道上海图书馆藏有光绪十三年首次刻印的11卷本《王侍郎奏议》,还有三十年前上海古籍出版社据该版本影印出版的《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王侍郎奏议》十一卷本。2025年暑季笔者在上图查阅到该版本。

  第七次刊刻,是曹天生先生点校整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王茂荫集》。该集录入已刊刻过的《王侍郎奏议》十一卷篇目,还收录了王茂荫若干佚折佚文,可惜舛误也很多。

  第八次刊刻,是笔者花了很多心血点校整理、将于近期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50余万言的《王茂荫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