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朝晖
金秋九月,山里火红的辣椒熟了,田地里葱郁的叶子与火红的辣椒交相辉映,农民忙于采摘制作加工辣椒,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关于辣椒物种的来源,让我不禁想了解它的历史。据悉,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早在公元前7000年,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就开始种植这种“燃烧的果实”,明朝末年由传教士或商人从南洋传入中国,后进行普遍栽培。最初,国人把辣椒当药材,直到清朝中期,西南地区的农民发现:“这东西耐贫瘠,比青菜好种!”于是,辣椒开始在贵州、湖南、四川等地的山村里普遍种植。辣椒也从“舶来品”变成了“家常菜”,从“药材”变成了“食用调料”。
山区森林树木多,大多是茶园,山地稀少又贫瘠。而辣椒适应性强,在山地或茶园空地普遍种植,丰富了山里人的餐桌蔬菜,吃不完的土辣椒拿来卖也让农民得到了增收,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欢迎。
辣椒,未成熟时呈绿色,八九月干旱少雨阳光充足,青辣椒成熟后变成红色、橙黄色。头戴草帽背着篮子采辣椒,小心翼翼地将饱满剔透的红辣椒从藤上摘下,手心感受到生命怒放的力量。将采摘下来的新鲜辣椒清洗,掏去籽蒂,然后切成丝或片,搭配着瘦肉、豆腐干或洋火姜爆炒,真是绝配的一道美味菜。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片,在锅里炒得滋滋冒油,再放进切好的辣椒、豆腐干,翻炒几下,香味辣味立刻飘满整个屋子。夹一片肉放进嘴里,五花肉的香裹着辣椒的辣,像一团火在嘴里燃烧,却又带着一丝甘甜,开胃菜刺激味蕾,让人米饭都要多吃两碗。辣椒还是其他大菜的配料,如火锅、剁椒鱼头等,辣椒能除腥味,放了辣椒的菜肴,更有看相,勾起食欲,吃了直冒热汗,辣得嘴里“哧啦哧啦”伸舌头,辣味十足,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吃不完的辣椒,放上几天就会干瘪掉的,烂了很可惜。然而辣椒的存在形式,从来不是单一的。为了让辣椒保存时间更长,勤劳智慧的村民将辣椒加工成辣椒酱、辣椒干、腌辣椒、辣椒粉等辣制品,变化出更多花样。做辣椒酱,先把红辣椒磨碎,再加蒜、食盐,装在老坛里曝晒,过了几天,坛子里会冒出小气泡,像是在深呼吸,颜色由鲜红变暗红就可储存了。腌辣椒,将新鲜饱满的红辣椒削片,装入坛坛罐罐里,放入生姜、大蒜、食盐,用石头压结实,封存一段时日,再启缸食用,香脆爽口的辣椒片,大开胃口。岳母腌制出来的辣椒质量上乘,皮肉质脆酸辣,拴住了我们的胃口,成了我们常回家惦记的好物。柴火饭锅巴,蘸点辣椒酱或腌辣椒片,真是美味极了。待到寒冬腊月和青黄不接的初春,除了青菜萝卜,没有别的时令蔬菜的时候,腌辣椒被派上用场了,让村民可以度过一整个寒冬。农家吃杀猪饭,在雪菜、豆腐炖猪肉的滚锅里放入一把辣椒干,美味的菜肴油而不腻,酸辣可口,没齿难忘。
辣椒也是乡下人家的诗意。深秋时节摘下最后一批红辣椒,串起来挂在屋檐下,与金黄的玉米、火红的南瓜相映成趣,成了晒秋打卡拍照的好场景。而经风霜雨打的辣椒瘪整只炒起来,也更美味。
辣椒除了食用还有药用价值。徐光启在《农政全书》里记载:“番椒,丛生,白花,果如柿子,味极辣,可治冻疮。”姚可成在《食物本草》说:“消宿食,解结气,开胃口,辟邪恶,杀腥气诸毒。”《本草纲目拾遗》里说:“辣椒能温中散寒,下气消食。”可见辣椒能暖身子、除湿气、治冻疮、健胃消食、除腥味。辣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促使多余的胆固醇代谢,有预防胆结石的功效,辣椒中的辣椒素可以抗炎,抗氧化,延缓衰老,有效降低心脏疾病风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压,减少血栓的形成。
有人觉得辣椒泼辣上火,我倒觉得辣椒性情热烈奔放坦率。许是人生如“辣”,辣如人生。辣椒的美味,是一段关于乡愁的故事;辣椒的制品,是一段关于智慧的故事;辣椒的功效,是一段关于康养的故事。辣椒是个宝,它入乡随俗、扎根泥土、向阳而生、热情奔放、内涵丰富,是讨人欢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