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黄山日报

麦秆扇

日期:09-15
字号:
版面:第07版:万家灯火       上一篇    下一篇

  姚英贵

  麦秆扇作为传统工艺品,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麦秆扇状如圆盘,直径30厘米左右,扇柄是上部剖成两片的竹篾片,扇面就夹于其中。扇面最中央,钉上刺绣花朵。扇子外圈用彩色布条包边,加以牢固,并为扇子增添色彩。总之,一把麦秆扇就是一件艺术品,展示出编制者娴熟的技艺。

  过去我家也制作麦秆扇。母亲把粗壮挺直的麦秆截头去尾,剥去外壳晒干,弄成齐刷刷一把把,摆在身边,开始坐着编扁带状的“辫子”。宽度约3厘米,有几米长后,就盘成直径30厘米左右的扇面,计有大小圈十几个。“辫子”编好后,母亲就一针一线地把“辫子”钉成一个圆盘状,然后用厚重的木板把“盘”压平,这样扇面就制作完成。扇面制作完成后,扇面中央缝上备好的刺绣花朵,最外围包钉上鲜艳的布条,再安装上薄薄的竹柄。竹柄正面短(不能遮住扇面中央的刺绣),反面长,正面紧贴扇心下沿,反面升至扇心上沿,稳稳地固定着扇面。扇柄宽度3厘米左右,握着舒适。经过几道工序,严格把关,一把扇子才能制作完成。制作一把扇子,是一段辛苦的制作过程,扇子需人人自制,一般不得借用。黟县本地民谣:“扇子扇清风,扇夏不扇冬。谁要向我借?请过八月中(农历)。”母亲编“辫子”时,一把麦秆编完,我就帮忙拆开另一把,母亲边编着“辫子”,边唱着民谣:“金辫子,长又长,编了麦秆一箩筐;辫子长,扇子大,扇出清风真凉爽。”

  夏天的晚上,母亲摇着自制的麦秆扇边为我驱赶蚊子,边念着民谣:“我扇扇,你兜风,生个孩子是我的孙。”凉爽的风和着麦秆的清香,轻轻地拂过我的脸颊,伴我进入梦乡。闪烁的星空,见证了满满的母爱。

  随着电风扇、空调相继进入每个家庭,麦秆扇慢慢退出大众的生活舞台,但母亲制作麦秆扇和为我驱蚊的情景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