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黄山日报

岩屿书舍

日期:09-15
字号:
版面:第07版:万家灯火       上一篇    下一篇

">

  舒铭华

  天蓝云白,空中不时飞过一只只震颤着洁白羽翅的细腿鹭,掠过房顶,忽而低飞,停在青黄相间的稻菽盈浪中。

  溽热的阳光照射着下坦村鳞次栉比的民居,村后的复岩山骆驼峰海拔490米,巉岩绝壁,高耸入云,佑护古镇,成为下坦村几十户村民的背靠。

  “岩屿书舍”由村里废弃的小学改造,远望去,徽派民居的鳞鳞青瓦成一定角度从屋顶倾斜至地坪,瓦楞间支起两条质地沧桑颇具年代感的木梯,台阶与青瓦平行向上,于接近屋脊处搭建了一条一米宽的U形木桥步道,人在上面可走可坐可卧,可观光、看景、读书、拍照。

  一位时尚清秀的年轻长发女子沿天梯款款走向屋顶,步态轻盈,眼神炯炯,眺望远方,微风轻拂她的秀发和裙裾,身姿绰约。

  我推开虚掩的木栅门,一位着淡绿薄衫的年轻姑娘笑脸相迎。

  书舍空间硕大,屋顶镶嵌大面积的透明玻璃,光线充足,白色的幕帘呈波浪形罩于顶棚的桁梁下,几块透明亚克力长条标牌悬于房梁,刻写着关于人生与读书的哲思短句:“世间的一切苦难,似乎都能在书中找到救赎”“云是昔人藏书处,磊落万卷今生尘”“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

  大厅的三面墙摆靠书架,其中右侧人字墙的书架延至房顶,摆书、取书要用长梯。与读书有关的书画、标牌及文创产品陈设其间。岩屿自主设计的文创产品,有印着“黟见倾心,自在桃源”“渔小鱼”“人间烟火气,长亭渔歌起”的布艺包,有布艺项链、发卡、冰箱贴、陶瓷茶缸、小玩偶、蝴蝶标本、可以种植的日历等。书舍大厅洋溢着青春气息,幽幽书香,缱绻弥漫。

  离吧台最近的书柜四周摆放着黟县、徽州地域图书,如古黟、黟韵流香、黟山文学、古黟渔亭、古黟风物辑存等;徽州诗选、徽商故事、徽州民俗研究、品读徽州、黄山市百佳摄影点行摄攻略、想见新安江等。

  沿着高大雅致的书架边走边浏览,这里书的品种还真不少,史政、科技、地理、卫生、农林、少儿、娱乐、美食,但最多的还是文学类书籍。《鲁迅小说全集》、汪曾祺《人间草木》、梁实秋《人没有不懒的》、杨绛《我们仨》以及老舍、冰心、丰子恺、沈从文等名家名著。有时下畅销作家的流行范本,史铁生《我与地坛》、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马伯庸《长安的荔枝》、迟子健《也是冬天,也是春天》、苏童《西瓜船》、李娟《我的阿勒泰》……

  突然我的眼光落在了《黟韵流香》《清清的新安江》这两本书上。这两本书与我有关,前者是我2020年在文联主编的“黟县西递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二十周年文学征文作品集”,当时为配合“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申遗二十周年活动,我几乎每天审核编辑大量征文来稿,在《黟县发布》刊发,征文评选结束后我主编了这本文集;后者是黄山市委宣传部编印的“美丽新安江”征文、书法、绘画、摄影、曲谱等征稿获奖作品集,这本书采用了我的一幅摄自新安江上游、群鸟翔集奇墅湖畔的获奖摄影作品《绿色家园》作为封面。

  在岩屿,时间仿佛慢了下来。“人生,是可以慢半拍,再慢半拍的。”因为在这里,怀抱书页里的晨昏,身侧是田野的草木和头顶蓝天的流云……我在大厅拐角的沙发坐下细细阅览嘉庆年间的黟县志,渔亭本地作者汪荣贵编著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发行的《古镇渔亭》。

  时钟悄悄到了下午五点,我到书柜选了一本《纪伯伦散文诗选》,扫码付款,背好背包,轻步离开。

  走出书舍的台阶,环顾四周,脚下是当地赭红色厚石板垒起的平台,地面铺着青石板和碎石子,花坛及院落栽植了月季、紫薇、天竺、棕竹等,高高的竹篱笆旁有一盆一米多高较为稀见的六角天轮柱掌科植物。此时我注意到一棵高大的樟树从书舍房顶伸出,枝叶茂盛,树干四周用玻璃与房屋隔开,让樟树充分享受阳光雨露,茁壮生长。

  进出岩屿书舍的道路镶嵌在稻田间,形如宫崎骏的漫画。塍畦相望,鸡犬相闻,村庄洁净,一幢幢黄色小屋点缀其中,农家院落的水泥地堆放着南瓜、玉米棒、芝麻萁,竹叉撑起的横杆上晾晒着一串串大蒜、红辣椒。一面岁月斑驳的砖墙上写着:为什么那个曾经拼命想离开的小村庄,却又成为我们最怀念的地方?

  “竹密如云不见天,好山无数簇溪田,秪应黟县溪山胜,尽在鱼亭驿舍前。”宋代吕本中的《晚宿鱼亭驿》清晰闪现于我的脑际。不远处的复岩山脚下一辆长长的绿皮火车鸣着汽笛驶过,咔嚓咔嚓、咔嚓咔嚓……节奏沉稳、嘹亮,合着岩屿的书香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