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黄山日报

成长路上有你真好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第08版:菁菁校园       上一篇    下一篇

  □ 屯溪六中八(10)班 傅奕然

  从拾起图书馆书架上泛黄的旧书起,我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来自文学的心灵呼唤,如同一缕空灵而超脱的琴音,悄然飘进我的心神之中。我不禁喟叹:“成长路上有你真好!”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重温《击鼓》,我不仅读到了戍边战士对爱人的生死誓言,更从“久戍不归仍坚守承诺”的字句里,触摸到《诗经》最动人的情感力量。谁说《诗经》只是简单记录远古人民的日常生活?看,战火纷飞里,战士与爱人的生死聚散藏着多少身不由己的无奈;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铮铮誓言,哪怕隔着千山万水、历经岁月沧桑,仍透着对情感的忠贞。《击鼓》用最浪漫的形式,传递着融入炎黄子孙血脉里的“坚守与赤诚”,这种精神像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汩汩而出,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最原始而又最深远的力量。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重温《定风波》,我不仅读到了苏轼面对自然风雨的无畏,更读懂了 “烟雨”的深层隐喻——那是他被贬黄州、仕途失意的人生困境,而“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他不被境遇左右的豁达。谁说仕途坎坷的人就必然郁郁寡欢?看,他“吟啸且徐行” 的步伐里,藏着不向磨难低头的洒脱;听,“穿林打叶声” 的喧嚣中,他始终守着内心的平静。他用最浪漫的笔墨,书写着文人“于逆境中守本心”的风骨,这种精神像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汩汩而出,为中华文化注入了坚韧而通透的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寻绎《离骚》,最令我动容的是屈原那颗炽热的赤子之心。有人不理解他,说他“宁死不屈是气量狭小、不懂变通”,说他“行吟江畔是性格消极、逃避现实”,可又有谁懂得:当屈子颜色憔悴地徘徊在汨罗江畔,当他举头问天发出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叹,当他怀抱巨石沉入江底——他不是“逃避”,而是用肉身的寂灭,点燃了一盏“坚守理想”的精神火炬。这火炬,照亮了后世文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道路,也让 “赤子之心”成为中华文化永不熄灭的光芒。

  读书真好!它如春风拂面,予人智慧;似明灯指路,照亮前程。在墨香中品味人生百态,于文字中汲取成长力量,让书籍成为生命的明灯,照亮更辽阔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