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黄山日报

被昆虫叮咬后为什么会痒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第03版:时事·科普       上一篇    下一篇

  被昆虫叮咬后感到痒,是一个非常普遍且令人烦恼的体验,这其实是你的身体正在对抗外来物质并试图保护你的一个信号。简单来说,痒感主要是你的免疫系统对昆虫唾液中的外来蛋白质产生过敏反应(炎症反应)所引发的。

  当蚊子、跳蚤、臭虫等昆虫叮咬你时,它们的目的通常是吸取你的血液。为了顺利吃到血,它们有一套精密的“工具”和策略:首先,它们会用像针一样细长的口器刺穿你的皮肤,然后将口器刺入血管里吸食血液,在吸血的同时,它们会向你的伤口里注入自己的唾液,这种唾液含有多种蛋白质,主要起两个作用,一是抗凝血剂:防止你的血液在它们吸血的过程中凝固;二是麻醉剂:让你暂时感觉不到被叮咬,方便它们“作案”后安全撤离。

  当然我们的身体也有一套防御机制来对昆虫叮咬进行反击,昆虫的唾液对人体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外来物质,人体的免疫系统会立刻将其识别为“入侵者”,并拉响警报,启动防御机制。免疫系统会派出免疫细胞来识别这些外来蛋白质,同时,为了清除这些外来物质,身体会释放一种叫作组胺的化学信号,它会使你叮咬处的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让更多的免疫细胞能够快速到达“事发地点”来对抗入侵者。

  而组胺同样也是导致痒的关键化学物质,它的释放直接导致了我们感受到的一系列症状,也就是炎症反应,血管扩张和液体渗出,导致叮咬处出现一个肿包,并发红。组胺会刺激叮咬区域的感觉神经末梢,这些神经被激活后,就会向你的大脑发送“痒”的信号。痒,本质上是一种轻微的痛觉,是身体提醒你“这个部位有问题,快来处理一下!”的方式;血流增加也会带来热量,所以有时叮咬处摸起来是热的。

  为什么有些人更痒,有些人却没感觉?每个人的免疫系统对昆虫唾液的敏感度不同,这决定了反应的强烈程度。首次被叮咬可能完全不痒,因为身体的免疫系统还没“记住”这个敌人,不会产生剧烈反应。后续如果被叮咬,免疫系统已经“认识”了这种唾液蛋白,会产生更快速、更强烈的反应(也就是过敏反应),所以会更痒、肿得更大。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子被叮咬后通常反应更剧烈,因为他们之前接触得少。有些人经过长期、多次的叮咬后(比如养蜂人),免疫系统可能会逐渐“脱敏”,不再产生强烈的反应,也就感觉不到痒了。

  那么如何缓解痒感呢?既然知道了元凶是组胺,止痒方法也就围绕它展开。首先不要抓挠,抓挠会进一步刺激皮肤,释放更多组胺,导致“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同时,指甲里的细菌可能导致伤口感染。我们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叮咬处,可以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麻木神经,从而有效缓解痒感;或者涂抹抗组胺药膏,如苯海拉明乳膏,直接阻断组胺的作用,皮质类固醇药膏如氢化可的松软膏也可以减轻炎症反应。     ·黄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