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介于可见光和X射线之间的辐射,波长范围约为10纳米至400纳米。人眼无法看到紫外线。太阳辐射是紫外线最主要来源,太阳发出的电磁辐射覆盖了所有波段的紫外线,而地球大气层,特别是臭氧层,扮演了“过滤器”的关键角色,在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之前已经被大气层吸收了绝大部分,人类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也能产生紫外线,主要用于工业、医疗和商业领域,例如电弧焊接、激光器等。
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必不可少的益处,也有不容忽视的危害,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紫外线强度和暴露时间。紫外线对人体最重要的益处就是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皮肤在接收到紫外线照射后,能够将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骨骼健康、免疫系统功能乃至心情调节都至关重要。适度的日晒是获取维生素D最自然的方式,其次,适度的日照可以刺激血清素分泌,有助于改善情绪,阳光也有助于调节人体的生物钟;紫外线还可以治疗某些皮肤疾病,在医生严格控制下,利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可以有效治疗银屑病、湿疹、白癜风等疾病。
过度暴露于紫外线,特别是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会对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晒伤是一种最直接和常见的负面影响,它是一种急性炎症反应,症状包括皮肤变红、疼痛、肿胀,严重时甚至起水泡。皮肤老化,紫外线能深入皮肤真皮层,破坏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导致皮肤失去弹性、产生皱纹、变得松弛、出现色斑和不均匀的色素沉着,严重还能导致皮肤癌,这是最严重的长期风险,紫外线会直接损伤皮肤细胞中的DNA,长期累积的突变可能最终引发癌症,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所以针对紫外线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在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时间长,紫外线强度高,要避开高峰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紫外线最强,尽量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在外长时间工作或者游玩要穿着防护性衣物:戴宽檐帽、穿长袖衣裤、佩戴能阻挡99%以上紫外线的太阳镜。寻找遮阴处:在户外时,尽量待在树荫、遮阳伞下。同时要避免一个误区,那就是阴天的时候紫外线强度有可能比晴天更高,云层最多只能阻挡约50%—80%的紫外线,这意味着仍有20%—50%的紫外线能穿透云层到达地面。某些类型的云层甚至可能反射或散射紫外线,导致局部地区的紫外线强度暂时高于晴天。
总之,紫外线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对人类既有益也有害。关键在于如何明智地利用其益处,同时通过科学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 ·黄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