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黄山日报

抗战胜利之夜的休宁

日期:09-04
字号:
版面:第07版:散花坞       上一篇    下一篇

  □  汪恒运口述 汪红兴整理

  1945年暑期,我刚从休宁中学高中毕业,就由时任休宁县石垱乡中心小学校长汪耀祖推荐,参加由当时县政府主办的教师训练班培训,地点位于县城北街的县政府干训所内,受训的学员来自全县各地中小学,有百余人,培训时间30多天。

  时值抗战末期,前方捷报频传,形势大有好转,一段时期,休宁也很少受到日军飞机的轰炸和骚扰了,大家心里轻松了不少,盼望着抗战的早日全面结束,又感觉还是遥遥无期。

  然而,没想到的是,竟然喜从天降,意外来得如此之迅速。

  8月15日,那是一个普通而又难忘的日子,似乎一点征兆都没有。那天晚上,高温似火,我们这些学员吃罢晚饭,就像往常一样,团团围坐在昏黄的蜡烛下,纳凉闲聊,议论国事,说说家常,一切都显得很平静。

  约摸晚上九点钟的光景,因为天热,我们都没有睡,突然从室外传来一阵又一阵的哨声,尖利而急促,一会就听见值星官(即背红绶带值日人员)在大喊:“紧急集合!紧急集合!”

  我们一头雾水,不知发生了什么意外,哨声就是命令,迅即集结在院子的中央,值星官还未等我们整队完毕,就忍不住异常兴奋地大声说道:“今天,告诉大家一个特大好消息,日本鬼子投降了,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了,今晚我们将举行胜利大游行!”

  话刚一出口,整个干训所瞬间就沸腾了,犹如热油炸开了锅,犹如洪峰突袭,大家憋在心中已久的愤怒、委屈、泪水,顷刻间如决堤的洪水,一泻千里。随即抗战歌曲的高亢歌声,好似春雷炸响,直冲云霄。人群中不知是谁带了头,敲起了脸盆,众人受到了启发,立即飞回宿舍,拿起了各自的脸盆、碗筷,于是,“当当当”“咚咚咚”的敲击声,立马回荡在干训所的上空,响彻了整个休宁县城。

  一会儿,我们这100多号人,便在值星官的带领下,打着火把,涌出了干训所,冲上了县城的北街,街上的百姓一时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纷纷走出门外观看。

  当得知是日本人无条件投降了,大家兴奋不已,也立刻加入我们的游行队伍,队伍的规模越来越庞大,浩浩荡荡地从北街出北门,沿着老城墙,向西门进发。我们一边敲脸盆,一边一路高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并一路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口号声、歌声、脸盆声、欢笑声,仿佛一曲雄壮的交响乐,尽情地释放着我们曾经的屈辱与愤懑以及今天的自豪与欣慰。

  队伍行至西门时,西门的城门,还是紧闭着的,执勤的卫兵因未得到上级的消息,继续端着枪在巡逻,看到我们的游行队伍,呆若木鸡,不知所措。随即中队长迅速向县政府请示,当得知是确切消息时,这才打开了城门。

  我们的游行大部队蜂拥而入,情绪沸腾。西街上的居民,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口号声给惊醒了,出来张望,得知是日军投降了,抗战胜利,大家欢声如雷,有人拿来了锣鼓,有人打起了火把,迅速加入到游行大军中。不少店铺纷纷打开了店门,燃起了通红的灯笼,放起了热烈的鞭炮,有的人送来了茶水,免费提供给游行的人们喝,狂欢的队伍从西门,又涌向东门,从东门又汇向南门!

  这一夜,整个休宁城,成了不夜城,到处是歌声、口号声、鞭炮声、欢笑声,大家从未如此兴奋。全城父老是激动得夜不能寐!多少年来,大家盼望的,就是这一天,而这一天等得太久太久了,多少冤屈的泪、多少无言的痛、多少切齿的恨,都在此刻得到尽情的爆发!

  这一天终于来了,大家怎能不扬眉吐气呢?那一夜,率水、横江似乎也波涛汹涌,激起了快乐的浪花。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等我们游行结束,东方已经泛出鱼肚白,大家没有丝毫的倦意,又投入了新一天的庆祝活动中。立即上街写标语、贴标语,准备出庆祝抗战胜利的墙报,大家纷纷以各种形式来庆祝这中华民族血洗耻辱的日子。

  岁月如流,时光荏苒,往事依依,那一幕不觉间已流逝几十年了,我们饱经苦难的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国家不仅站了起来,而且富了起来,值得我们国人骄傲。欣逢盛世,我们激情满怀。

  可那激动人心的一幕,依然永远镌刻在我的脑海深处,久久不退,这是一笔弥久珍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永远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