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黄山日报

“人防+物防+宣防”织密防溺网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04版:专版·科普       上一篇    下一篇

">

  黄山市徽州区水系发达,每到夏日,群众嬉水活动频繁。为了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徽州公安分局多措并举织密防溺网。徽州公安分局西溪南派出所更是联合多方力量,积极构建 “人防+物防+宣防”三位一体防溺水体系,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盛夏八月,徽州区西溪南古村落迎来旅游高峰。这个被誉为“现实版绿野仙踪”的千年古村落,因丰乐河自北向南贯穿全村,绵延6公里的枫杨林湿地独特景观,日均吸引游客超万人次前来亲水嬉戏,这给辖区西溪南派出所带来了很大的水域安全管理压力。“水深危险,请不要在野泳区下水!”8月12日,在西溪南湿地公园岸边,民警姚衡手持喇叭及时劝阻几名试图下水的年轻游客。他身后,一支由“1名民警+2名镇村干部+3名志愿者”组成的巡防队伍,正沿着枫杨林湿地的游览路线开展例行巡查。巡防队员每日早7时至晚8时3班轮换,在午后高温和傍晚戏水高峰时段加密巡查频次,对重点水域实施分段巡查、定点值守。今年7月以来,已累计劝阻野泳、垂钓等危险行为130余次,成功救助遇险群众12人。据西溪南派出所所长王文介绍,人防当先,该所还创建了“民宿业网上警民议事群”,将辖区100余家民宿、餐馆纳入联防体系,实时传递安全预警,“游客入住时就能收到防溺水提示,经营业主成为我们的安全前哨。” 

  “当时脑子一片空白,水瞬间没过头顶。”8月12日下午,南京游客张女士在西溪南景区游玩时,为捡拾掉落的手机不慎滑入丰乐河中。危急时刻,附近群众迅速取用岸边设置的救生设备,用救生竿成功将其拉上岸。一根普通的竹竿,在关键时刻化身“救命竿”。这些布设在景区各处、触手可及的防溺水救援设施,已成为守护游客安全的“生命防线”。目前,景区在各水域风险点共配置大型固定宣传标语牌30余块、防溺水紧急装备箱15个、救生衣及救生绳(杆)50余套,确保救援物资全覆盖。

  据介绍,在物防固基一块,西溪南派出所除了配备救援设备,科技的赋能让物防体系如虎添翼。8月初,西溪南派出所视频巡查员通过监控屏幕发现两名儿童独自在河边蹚水玩耍,立即指令附近巡逻警力赶往现场。3分钟内,民警抵达现场将儿童带离危险区域。这得益于该所创新建立的 “视巡联动”警务机制——专人24小时视频巡查景区水域,配合地面巡逻力量,形成“发现—处置—反馈”快速反应闭环。

  而在宣防一块,西溪南派出所从精准宣教入手,创新矩阵延伸安全触角,让防溺水知识真正“入户入心”。“游客朋友们,请照顾好身边老人小孩,谨防溺水!”在西溪南景区临水区域,民警辅警穿梭在人群中,通过便携扩音器循环播放安全提示,面对面讲解防溺水知识,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这是派出所联合景区100余家商户开展的“平安驿站”活动的缩影。此刻,民宿、餐馆变身防溺水宣传点,餐桌上的安全提示卡成为特殊“餐伴”。“游客边吃饭边看安全知识,比生硬说教效果好得多。”西溪南镇溪香花园民宿业主李女士整理着桌上的提示卡说,仅她的民宿今夏就已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

  “以前游客嫌我们管得宽,现在听到最多的是‘谢谢’。”夕阳西下,结束巡查的西溪南派出所副所长吴博文指着岸边嬉水的孩子们,道出了工作成效的转变。他的巡防日志上,赫然清晰地记录着当日的成果:劝阻危险行为9起,救助孩童2名,救援设备零缺失。“有了这些‘藏蓝卫士’的守护,我们玩得特别安心。”来自上海的游客张先生看着孩子们在安全区域尽情嬉水,不由得对巡逻民警竖起了大拇指。

  ·黄公宣 姚大盛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