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黄山日报

“时令法庭”十年恰青春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第04版:专版·科普       上一篇    下一篇

">   现场调解一起土地纠纷

">   “时令法庭”不违农时、不误农事

  □ 歙 研

  十年,不是一首歌的名字;十年,却是一件事的赞歌。

  歙县,一个“月月有花,季季有果”的皖南农业大县,徽州贡菊、三潭枇杷、歙县名茶、富岱杨梅等,均名扬在外。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农文旅的融合发展,当地经济作物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农忙时节打官司,既耗时又费力,对农民而言经济损失巨大。以“时令法庭”为抓手,歙县人民法院深渡法庭为从事时令种植的山区群众提供上门、便利、亲和的巡回审判服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为民就在身边。

  尊重群众意愿

  2015年,深渡法庭先试先行,经过精心摸排和筛选,确定在辖区9个经济作物核心村开展“时令法庭”便民服务。“时令法庭”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按照“庭审地点离家近,开庭时间群众定”的思路,将法庭搬到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不违农时、不误农事、不增加群众诉累,努力做到由“选择性方便群众”到“群众选择方便”的质变。

  2021年9月10日,吴某驾车与方某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方某受伤、电动自行车受损。双方就赔偿事宜商讨未果,于2022年8月诉至法院。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考虑到原告方某右腿受伤,行动不便,且当年大旱,村民正忙于抗旱保田,经征求原被告意见,决定在方某所在村庄的村委会巡回审理。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仔细查看了方某的受伤情况,与双方当事人共同核算了赔偿数额,并组织达成调解。当事人对法院“时令法庭”的暖心之举表示了感谢。

  “启动‘时令法庭’,必须尊重当事人意愿,征询当事人对出庭时间、地点的需求。双方当事人意见一致的,方可适用‘时令法庭’。”深渡法庭庭长汪朝亮介绍。

  此举为乡村全面振兴、主动服务“三农”、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启示,十年来先后被《安徽日报》、《安徽法治报》等关注、报道,并在黄山市两级法院获得推广。2022年6月,深渡法庭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2024年4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组织西北五省全国人大代表视察深渡法庭,对“时令法庭”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依靠多元力量

  2024年11月6日,秋高气爽,天朗气清,深渡法庭组织全体干警,跋山涉水,开启一场与法有关的秋之约。

  当天上午,干警们首先来到辖区武阳乡,以“法治小说会”的方式,为全乡干部、村书记讲授农村农业生产生活中常见纠纷的调解技法。武阳乡方村村的方书记,是一位年轻人。近期村里遇到的几起纠纷,让她颇感棘手。“今天听了法官的授课,感觉解决纠纷的思路全都打开了。”对于这场别开生面的普法课,她表示受益匪浅。据悉,深渡法庭每月坚持在辖区乡镇社区开展“法治小说会”,2024年以来,已经先后开展19场,受益的乡村干部、调解员达1200人次。

  培训结束后,干警前往当地村民张某家中,了解一起案件的履行情况。张某于2023年在深渡法庭起诉一件民间借贷纠纷,达成调解协议后,对方迟迟没有履行。张某十分着急,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考虑到当时是采摘油茶籽的农忙季节,为减轻张某诉累,干警们主动上门开展判后和解。在当地派出所干警的全力支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张某高兴地说:“我以为法官调解后就不管了,没想到深渡法庭的法官这么负责任,非常感谢法官为我们着想。”

  这一天的行程,只是“时令法庭”十年来的一个缩影。为了更好地发挥“身边人化解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乡风民俗和普法效应,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时令法庭”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紧紧依靠辖区派出所、乡镇、村干部、乡贤等多元力量,形成了“法院指导、基层参与、部门联动”的富有歙县特色的志愿调解队伍。

  “力争用群众信赖的人,解群众烦心的事。”对于“时令法庭”高效定分止争的秘诀,深渡法庭法官助理余森彬这样总结。

  定位案结事了

  “案结事了”是群众最朴素的诉讼认知和愿望,更是“时令法庭”所追求的目标。

  浙江人黄某向歙县人王某借款3000元。借款到期后,王某多次向黄某催讨借款,但黄某一再拖延,最后失联。王某无奈,将黄某诉至法院。经多方查找,承办法官与黄某取得联系。电话中,黄某表示,自己愿意还钱,请求法院不要立案,以免影响自己经商贷款。本着善意司法理念,经王某同意,法官答应了黄某的请求。不久,黄某依约履行了还款义务。适逢歙县山核桃采收季,考虑到王某所在的庙坞村地处偏远、出行不便,搭车来往法庭需要一天时间。此时耽误一天,王某将减少千余元收入,法官决定送款上门。数着案款,王某妻子高兴地说道:“谢谢法官送款上门,给我们节省了好多时间。”

  新溪口乡的王大爷借给同乡余某10000元,到期后多次讨要未果,将余某告到法庭。深渡法庭收到案件后,通过关联案件第一时间找到余某,并准备巡回审理,余某听说法官要来村里开庭,感觉颜面无存,便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当时正是歙县三口柑橘采收季节,深渡法庭法官在新溪口乡政府门口的柑橘交易市场,找到了王大爷。领到送来的案款,王大爷也十分感慨:“一点不耽误我摘橘子卖橘子,真是方便!”

  一声声感谢,道尽深渡法庭深厚的为民情怀。“老百姓到法院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绝不是来‘走程序’的。”以“如我在诉”理念设身处地为民思考、与民共情,深渡法庭着力依循“案结事了”“一次性解纷”的原则,力争通过时令便民庭审,做到方便群众、减少损失、案结事了。

  十年的坚守,让这项便民举措一直持续;十年的坚守,让一直持续的举措恰青春。歙县法院深渡法庭将一如既往,把“时令法庭”作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举措,走进果园、深入茶园、贴近群众,把纠纷化解在基层、把方便留给基层、把法律送到基层,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法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