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黄山日报

我市着力培育高素质农民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记者张妍报道 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是根本。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以提升农民技术技能、产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着力培育粮食安全守护者、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力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坚强人才保障。8月29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农业农村局介绍我市高素质农民培育情况。

  据介绍,截至2025年7月底,全市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5848人次,涵盖种植、养殖、农机、电商等领域,学员满意度达99.9%。

  “三位一体”培育体系日趋成熟。一是构建以农广校为主体,涉农院校、农技推广机构、民营机构等多方参与的“一主多元”培训体系。二是建成覆盖面广的实践教学网络,以4所国家级农民田间学校为圆心,辐射带动9所省级农民田间学校、26家农业实训基地和35家农业经营主体实践基地,打造形成半天现场教学培训圈。三是建立“农技推广骨干+田秀才+土专家”师资库。全市入库师资81人,其中16人入选省级师资库,为培育工作提供坚实智力支撑。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活力日渐增强。一大批高素质农民已成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骨干,以培训实训当中所获得的新技术、新技能和现代发展理念,大胆创业、积极创新。目前,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037家,家庭农场2653个,社会化服务组织461家,联系农户6.4万户。为聚沙成塔、资源整合,202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新农人协会,会员122人。其中,黟县学员徐海波探索出的“有农模式”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

  农民综合素养日益提升。经过系统培训,参训农民进一步熟悉了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跟进现代农业发展新要求,形成了较强的环保意识、生态理念和现代经营本领,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深层动力。

  未来,我市还将紧紧围绕乡村人才振兴,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引领,通过开设培训班、优化培训机制、完善服务体系等措施,不断加大对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力度,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活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