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曹晶,网名“徽州姑娘”,一位用直播带货为家乡农产品打开销路的城归青年。从城市青年到乡村主播,从自产自销到带动一方发展,曹晶用五年时间,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蹚出了一条充满乡土芳香的新路。
□ 蒋若童 余悦
手机变成新农具
2019年,曹晶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彼时已在城市打拼多年的她,带着对故土的眷恋回到歙县老家。“我和丈夫都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家里种着菊花、茶叶,我们就想着能不能通过网络扩大销售渠道。”谈起回乡的初衷,曹晶说。
起初,她和丈夫尝试拍摄乡村生活视频,通过短视频平台分享黄山的风物。没有团队,丈夫扛起摄像机,她负责出镜;没有脚本,镜头里全是农家的日常。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2020年的一场洪灾,她家即将收获的农作物毁于一旦,经济压力如山般压来。“那时候真的想过放弃,但又不甘心就这么算了。”曹晶说。
转机出现在202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尝试直播销售玉米,没想到一场下来竟卖出数百单。“原来手机真的能变成‘新农具’!”这次意外的成功点燃了她那即将熄灭的乡村火焰,从此,“徽州姑娘”的直播间成了连接田间地头和千家万户的新桥梁。
助农“播”下新希望
在公司产品集配中心的仓库里,曹晶正和几位员工一起打包当天的订单。印有公司logo的纸箱整齐排列,里面分门别类地装着黄山贡菊、徽州烧饼、农家梅干菜等当地特色农产品。“虽然现在规模还不大,但看着乡亲们的产品能卖出去,我们的辛苦总算有了回报。”她轻轻拭去额头的汗水,语气中透着欣慰。
五年的创业历程,从夫妻二人的小团队到如今初具规模的公司,曹晶的助农之路充满艰辛却步履坚定。“乡村振兴不是喊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户解决销路问题。”这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她坚持的初心。
如今,曹晶的直播间已经成为很多农户的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通过“现采现播”的方式,她不仅帮农户打开了销路,更让消费者看到了农产品背后的故事和价值。“每次看到农户拿到货款时的笑容,就觉得一切都值得。”她眼神坚定地说。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曹晶的故事或许平凡,却格外珍贵。她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一点一滴地改善着乡亲们的生活。正如她所说:“我不求做得多大,只要能帮到一个是一个。”这种朴素的坚持,或许正是乡村振兴最需要的力量。
真实才是“必杀技”
走进曹晶的直播间,没有精致的背景板,没有夸张的叫卖声,镜头对准的是菜市场吆喝的老人、田间地头的农户,甚至还有她挽起裤腿下地干活的画面。“我们卖的不仅是农产品,更是徽州人真实的生活。”曹晶的这句话,道出了她直播间的灵魂。
为了将这份“真实”贯彻到底,曹晶彻底颠覆了传统直播的套路。她带着手机走进歙县的每一个村落,直接从农户手中接过带着露水的时蔬、散发着酱香的腌货,只要是好产品,她都是来者不拒。“现场收货、即时直播”成了她直播间的特色售卖招牌,这种模式不仅保障了农产品的新鲜度,也让消费者能够直观地了解产品的来源和品质。为了让家乡好物顺利抵达全国各地,即便利润微薄,她仍坚持补贴运费,只为让更多人尝到正宗的徽州味道。
在深耕农产品直播的过程中,曹晶尤其关注那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优质小众产品。黄山市作为重要产茶区,除了声名远扬的“三大名茶”外,还有许多品质上乘却鲜为人知的地方茶种,“滴水香”就是其中之一。如何让这款香气独特却产量有限的茶叶走出大山?曹晶的解法充满巧思:她将徽派建筑的马头墙、民俗活动的鱼灯等文化符号融入包装设计,并在茶盒背面印上茶叶原产地的实景照片。通过这样“产品+文化”的组合拳,原本默默无闻的“滴水香”竟成了直播间里的“爆款”,订单从最初的几十单暴涨至上千单。“既要让消费者尝到味道,也要记住文化。”曹晶轻轻摩挲着手中的茶盒,脸上充满了自豪。
直播充满人情味
“乡村振兴,年轻人越多越好。”这是曹晶常挂在嘴边的话。2024年8月,她正式成立徽家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个体经营迈向规范化运营,产品覆盖黄山绝大部分农特产品。她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带动更多青年返乡,乡村才能真正活起来。
她积极与其他返乡创业者分享经验,也时常出现在直播培训的课堂上。有人问她:“不怕别人抢你生意吗?”她笑着摇头:“单打独斗从来不是好路子,只有大家团结协作,合力把黄山品牌打响,才能实现长久发展。”
如今的曹晶依然奔波在一线:清晨出门去村里直播,午后回仓库打包发货,深夜复盘数据……问她累不累,她指了指手机里一条评论:“一个上海客户说,从没吃过这么清甜的笋,明年还要预订。这时候就觉得值了。”在她看来,直播带货的意义不仅是赚钱,更是让城市和乡村重新连接,让年轻人看到土地的希望。
“直播最需要人情味。”曹晶回忆起一次特别的经历。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她遇到一位在街边摆摊的老奶奶,正为卖不出去的葡萄发愁。“葡萄不易保存,很容易坏掉。”她当即架起设备直播,没想到短短两小时就帮老人卖光了所有葡萄。曹晶眼里闪着温暖的光,“能够用我的力量帮助到她,真的很有成就感。”此后,她一直与这位生活困难的老人保持联系,今年,她继续帮助老人在网上售卖葡萄。
“徽州姑娘”俨然成为了黄山网红,但曹晶觉得自己仍是那个普通的农村姑娘。“我之所以网名取作‘徽州姑娘’,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不是什么网红,只是一个愿意扎根乡村的普通人。”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是个伟大的目标。在曹晶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微小中的宏大、弱肩上的担当,看到了新时代青年对乡土的反哺,也看到了科技赋能乡村的无限可能。她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部手机、一辆装满农产品的货车和一份“让家乡变得更好”的真心。打造乡村振兴“黄山样板”,正需要这样“接地气”的引路人——他们用创新的思维唤醒沉睡的土地,用年轻的肩膀扛起乡村振兴的责任,让城乡融合的宏大叙事变成实实在在的能照亮乡村的一道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