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黄山日报

曹小萍:用“绣花功夫”守护古村记忆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歙县许村镇,有这样一位默默守护文物的文保员,她把“文物账”记在心里,做古村的“活地图”;6年如一日的巡查、无数个日夜的守护,她用“绣花功夫”守护古村记忆,让文物安全“守得住”。她就是许村镇文保员曹小萍。

  许村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1800多年的历史,至今保存着200多处文物,其中不乏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2019年,退休后的曹小萍主动请缨,成为一名业余文保员。“刚接手时,我连国保和省保的区别都分不清。”曹小萍笑着说。她深知,要保护文物,首先得“认识”它们。

  为了尽快熟悉文保流程,曹小萍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抄在笔记本上,有空就拿出来看;她跟着老文保员跑遍了许村的每个角落,把文物的位置、年代、特色一一记在心里;她还自己制作了一张“文物分布图”,上面标注着每处文物的等级、现状、周边环境,甚至连哪座祠堂的墙角有裂缝、哪座古桥的栏杆有松动等细节都写得清清楚楚。曹小萍随身有个巡查包,装着电筒、小刷、记录本,每天雷打不动的检查都依靠这些“工具”。在她看来,每天的巡查、检查、清理,看似琐碎,却是守护文物的“第一道防线”。

  防火,是文物保护的“头等大事”。许村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对防火要求更高。曹小萍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消防器材。灭火器的压力够不够?消防水泵能不能正常启动?消防安全服和安全帽有没有放好?遇到过期的灭火器,她及时上报更换;看到消防通道堆了杂物,她立刻联系村民清理。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曹小萍积极开展文物消防宣传教育。春节是防火的“关键期”,每年春节前,曹小萍都会和其他文保员一起,挨家挨户发放《禁燃禁放告知书》。秋冬季节干燥,曹小萍会组织志愿消防队开展“除湿降温”行动,给古建筑的木构件喷水保湿;寒冬来临,村民用火用电量激增,她又会联合退役军人志愿者开展消防演练,教大家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在火灾中疏散。6年来,许村的文物没有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这背后是曹小萍和同事们无数个日夜的守护。

  许村的古建筑年代久远,容易受到蝙蝠、白蚁、粉虫的侵害,梅雨季节还会发霉、长青苔。曹小萍会爬上屋顶,检查瓦片是否被鸟雀破坏;会蹲在墙角,查看有没有白蚁蛀过的痕迹;还会钻进祠堂的天井,清理杂草和堵塞的下水道。

  有人想在老祠堂旁搭阳光房,曹小萍赶紧拿出《文物保护法》逐字逐句规劝。六年里,她依法劝拆违建十多处,凭着一副“认理不认人”的劲儿,守住了老村原样。

  为了让更多人也珍惜这些“老邻居”,每逢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总能看见曹小萍给游客讲老房子故事的身影。她最爱领着孩子们在古祠堂里转悠,在她心里,更希望这缕乡愁能稳稳地交到下一代手上。

  文物是乡愁的载体,承载了历史和文化。“守护好文物、守护好记忆、守护好乡愁,是我作为一个文保员的职责和使命所在。”曹小萍说,她会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用实际行动保护好许村的记忆。

  ·冯 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