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黄山日报

黄山市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成功举办

日期:08-30
字号:
版面:第04版:专版·科普       上一篇    下一篇

">

">

">

">

  □ 本报记者 姚大盛

  人生如逆旅,一程艰辛一程景,唯有励志前行,奋勇拼搏,自胜者强。8月29日下午,由黄山市人民政府主办,黄山市体育局、黄山市教育局、黄山市残疾人联合会承办的黄山市第九届运动会暨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在黄山市体育馆正式闭幕。此番赛事从6月19日开赛,8月28日完赛,赛程72天。本届市残疾人运动会结合医学分级和立项分组,实际完赛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飞镖、象棋、聋人篮球(3人制)7个大项,62个小项(含2个集体项目),累计产生金牌62枚、银牌37枚、铜牌16枚。赛事期间,全市各区县7个代表团共140名残疾人运动员齐聚一堂,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挑战自我,用拼搏与坚韧不拔奏响了激昂的生命壮歌,展现了残疾人朋友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精神风貌。

  在本届市残运会的赛场上,运动员们充分发扬“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的精神,以惊人的毅力、精湛的技艺和昂扬的精神风貌,奉献了一场场精彩激烈的比赛,向社会传递励志正能量。在田径赛场上,此次徽州区代表队中年纪最小的运动员方彦凡,第一次参加市残运会,虽然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但他用眼睛“拆解”赛道,任凭汗水浸湿衣服,用无声的拼搏在赛道上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在游泳赛场上,来自黄山区的57岁听障运动员崔献忠,在首战50米自由泳受挫后,他迅速调整状态,再次挥臂斩浪,水花四溅间尽显力量与美感,以惊人的毅力连续在100米和200米自由泳项目中勇夺亚军,将两枚沉甸甸的银牌收入囊中;还是在游泳赛场,歙县的中国好人、聋哑运动员周健,早在2006年,市首届残疾人运动会召开前夕,被歙县残联选中参加游泳比赛,历经岁月磨炼的他在本届残运会游泳比赛听障组50米、100米及200米自由泳项目中勇夺三金;在羽毛球决赛现场,来自祁门县的听障少女许娇娇——这位就读于黄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的16岁姑娘,奋力挥动球拍,全凭自己精准把控节奏,击碎了无声世界的壁垒,让“敢闯”与“豁出去拼”的信念在赛场绽放,成了残运赛场上动人的风景,历经四轮鏖战,她最终捧起了冠军奖牌。这不仅是胜利的见证,更是她寂静的世界里,奏响的一曲关于拼搏与坚守的嘹亮赞歌;在象棋项目赛场,黟县籍肢体二级残疾选手余献宗勇夺冠军,其风采令人动容。他的棋艺源于在村里与乡亲们的日常对弈,赛场上,他俯身用嘴衔特制小竹竿,精准触子,运筹帷幄。这独特的“口弈”方式,是对体能与意志的巨大挑战。余献宗凭借扎实的功底和坚韧的毅力,沉着应战,最终以四胜一平的不败战绩,荣获冠军。他用行动生动诠释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乡村棋枰到冠军领奖台,余献宗以非凡的毅力,在方寸棋盘间展现了生命的韧性与智慧的光辉,赢得了全场敬意;同样在象棋赛场,屯溪区肢体残疾人章超以棋盘为专属舞台,用残缺之躯诠释对弈的热爱。每一步棋,都是向命运发出的挑战,是残疾运动员群体不服输、勇追梦最生动的写照。最终,章超荣获象棋比赛第四名的好成绩。“我市残疾人运动员们克服身体上的不便与局限,用汗水与坚持书写着属于奋斗者的故事,让人感佩,心生敬意。让我们积极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不断创造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市残疾人联合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成功的赛事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付出。和往届残运会相比,本届赛事最大的不同就是由残联自行做赛事预算、自行确定赛事组织形式。经过会前酝酿、会议研究,确定由第三方具体实施竞赛部分,其他部分由市残联实施。为制定赛事方案细则,市残联联合市体育局印发竞赛规程总则,并2次充分征求区县残联意见,于今年5月下旬,疏理征求的建议,不断完善规程细节。同时,配合市体育局印发《黄山市第九届运动会暨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总体方案》,在场馆设施、无障碍环境、医疗救助、志愿服务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安排。另外,志愿者们穿梭于各个赛场,为运动员提供贴心的引导和帮助;裁判员们公正执裁,确保比赛顺利进行;医护人员随时待命,为运动员的健康保驾护航……

  “黄山市四年一届的残运会已经举办了五届,每一届都是黄山市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全市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让大家见证了残疾人运动员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感人历程。这里,奖牌不是唯一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参与、拼搏和超越自我。每一位站上赛场的运动员,都是生活的强者,他们传递着乐观向上、永不言败的正能量。”黄山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以本届市残运会为契机,推动社会各界关心关爱残疾人,关注支持黄山的残疾人事业,营造更加平等、融合、共享的社会环境,共同推动我市残疾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