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黄山日报

沙语童心,共筑友好

日期:08-30
字号:
版面:第03版:时事·广告       上一篇    下一篇

  当新安江的晚霞为昱城披上金色纱衣,江南新城附近的黄山市儿童友好公园里,正上演着最生动的城市叙事。这里不仅是沙粒与童趣的邂逅之地,更是黄山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微观缩影。

  步入公园,设施丰富有序:健身广场活力跃动,攀爬乐园童趣盎然,疏林草坪绿意葱茏,欢乐沙地更是人声鼎沸。炎炎夏日,这里成为众多家庭消暑纳凉的首选,沙地俨然成了小小“王国”的竞技场。一群6岁左右的孩子,身着背心裤衩,赤着小脚丫,提着鲜红的塑料桶,挥舞着小铲,在汗水的挥洒中,全神贯注地构筑着不同风格的“沙之帝国”。家长们则围坐在圆润的石阶边缘,手持蒲扇,含笑静观,安然享受着这等待“惊世杰作”诞生的静谧时光。

  我也忍不住蹲下身来,掬起一大捧细沙。那沙粒如此柔细绵软,带着独特的质感,悄然从指缝间滑落,最终只余零星。但这又何妨?我情不自禁地抓了第二把、第三把……仿佛瞬间重返童年。置身于此的孩子,又怎能不沉醉其中?

  环顾公园,尽情玩耍的多是小学三四年级以下的孩童。在这片天地里,他们享有难得的尊重与自由。我想,这份从容源于“友好公园”的核心——玩耍无需被定义,更不该被功利化。试想,若在此处举办一场堆沙比赛,大人们是否还能这般淡定从容?恐怕总会有家长按捺不住“塑造”之心,忍不住指手画脚。

  身为从教20载的语文教师,我深知传授知识之外,育人育心、传递正确三观之重。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促使我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10余年的心理工作实践,让我深感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意义何其深远。而幸福童年的标准,终究在于孩子自身的真切感受。我们常以“爱”之名,急切地将自认为的“好”强加于孩子,却往往忽略了他们的真正需求。眼前这沙池中绽放的笑容、孩子们自豪展示的“作品”,正是幸福童年的鲜活注脚。

  我想,此刻沙池边的父母们欣赏的,正是孩子沉浸于沙粒间的专注、协作与喜悦。至于沙堡对孩子们的心灵塑造能有多大的影响,我们不妨把答案交给未来,或许那些从指缝溜走的沙粒,终将沉淀为城市文明的基石。

  暮色为沙池披上静谧的纱衣,孩童的雀跃化作城市跳动的音符。黄山正以这般细腻的笔触,向世界勾勒“友好之城”的轮廓——在这里,童年的欢颜是触手可及的日常。

  ·汪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