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中小学生新学期开学进入倒计时,不少家长和学生开始着手准备新学期的学习用品和辅导资料,文具店、书店等纷纷迎来了销售小高峰,“开学经济”悄然升温。
8月28日,记者走进位于屯溪区的新华书店,一进店内,浓厚的“开学氛围”扑面而来。店内货架上,作业本、笔记本、笔盒等文具分类摆放,款式新颖、种类齐全,不少学生和家长前来挑选购买,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做好准备。
相较于文具区的热闹,教辅材料区更是“人气爆棚”,成为书店的“核心消费区”。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的教材、同步辅导书、单元测试卷等被摆在了书架最醒目的位置,方便家长和学生快速查找。“我马上六年级了,今天专门来买数学同步练习册和语文阅读理解辅导书,提前预习,才能跟上新学期的课程节奏。”小学生张正义拿着选好的书说道。旁边几位家长也纷纷表示,开学前买教辅已成多年习惯,“希望这些资料能帮孩子衔接好新旧知识,更快适应新学期学习。”
据书店工作人员介绍,进入8月以来,与教材同步的辅导书、练习册销量持续攀升,成为目前最畅销的品类;同时,各学科历年真题、优秀作文选及中小学必读名著也备受青睐,不少家长一次性为孩子选购多本。
除了传统文具和教辅材料,智能电子产品正逐渐成为开学装备清单里的“新刚需”。在书店电子产品专卖区,平板电脑、学习机等产品前站了不少咨询选购的家长。“孩子今年要上幼儿园,平时教他学英语、认汉字总没时间,买台学习机既能帮他启蒙,也能减轻我的负担。”正在选购学习机的汪女士在网上看了不少测评视频,对比了不少品牌,这次趁着开学促销入手,比平时便宜了不少。
针对开学季消费热潮,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学习用品时要认准正规渠道,优先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场、超市、文具店或品牌官方旗舰店,购买时务必检查产品标签,拒绝“三无”产品;购物时要主动索要并妥善保管发票、小票、保修卡等,线上消费时还要注意保留订单截图、聊天记录、支付记录等信息,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张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