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黄山日报

一江澄澈映初心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08版:菁菁校园       上一篇    下一篇

  □ 歙县城关小学403班 李牧白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我有幸参加了歙县融媒体中心组织的“青清新安江 共筑生态梦”青少年守护新安江主题研学活动。虽然酷暑难挡,但这次沉浸式的研学,让我对新安江的生态保护、人居环境建设有了更立体的认知,让我看到了“五好两宜”(产业好、环境好、生活好、人文好、治理好,宜居、宜业)的美好图景从文字走进现实,这也更坚定了我日后继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心。

  活动从歙县徽城镇新安社区居委会广场的“生态美超市Plus”开始。在这里,我们每个参加的家庭都用空瓶纸壳兑换积分,这不仅让我真切体会到垃圾变废为宝的乐趣,更让我直观看到“环境好”“治理好”在社区的生动落地——简陋的超市像一个纽带,串联起居民的日常行动与生态保护,让“宜居”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每个人都能随手参与的生活场景。妈妈说,“五好两宜”的建设从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藏在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的点滴里,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勤劳的双手去搭建。

  随后的几项活动都在深渡镇举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项:增殖放流和参观“两山”转化创新实践中心。

  增殖放流活动在大茂码头举行。澄澈的江水映着蓝天,一尾尾小鱼从我们手中欢快地游入新安江。波光粼粼间,我脑海中浮现起杨万里在《新安江水自绩溪发源》中写下的“皱底玻璃还解动,莹然酃渌却消酲。”宋代诗人惊叹的清澈江水,如今依然流淌,这不仅是过去一代又一代人主动守护的成果,更有如今不可撼动的司法力量的坚实护航——司法机关建立的“预防+惩治+修复”全链条保护机制,用法律红线守住新安江母亲河的生态底线,而增殖放流正是“治理好”“环境好”的具体实践。看着小鱼儿穿梭在透亮水波里,我越发明白:“五好两宜”里的“环境好”,不仅是新安江的底色,更是我们必须守护的生命线。

  随后的黄山“两山”转化创新实践中心参观,则让我对“五好两宜”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这里,一幅幅图片、一个个案例,都在展示着黄山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好”“生活好”——通过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既守住了绿水青山,又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实现了“宜居”与“宜业”的双赢。曾经,当我在傍晚总是闻到刺鼻的化工气味时,我以为“产业”与“环境”难以兼顾,但如今黄山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五好两宜”的精髓,正是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的源头,让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这次沉浸式研学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守护新安江,不只是守护一汪碧水,更是守护“五好两宜”的美好家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不只是保护生态,更是为了让“产业好、生活好、人文好”的图景长久延续。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都应该主动保护生态,既从节约每一滴水、参与垃圾分类做起,践行“环境好”的日常,也主动学习生态知识与法律常识,向身边人宣传“五好两宜”的意义,为守护新安江、建设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添砖加瓦,让母亲河永远清澈,让“五好两宜”的美好梦想照进更多人的现实生活。

  指导老师:张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