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黄山日报

好一条“黄山项链”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05版:文旅时代       上一篇    下一篇

">

  一日偶然得见黄山日报社摄影记者樊成柱拍摄并命名的“黄山项链”照片,我这山中人着实惊叹:我怎么就没发现?得空必须再去走走!

  “黄山项链”,位于始信新道。“坠”是观景台,“链”是游步道,是游步道和观景台串联起来的一个景点,可以说是路段景点。5月的一个清晨,推窗拉帘,只见晨曦微光穿透山林。这个天气上山,去体验“黄山项链”景观游步道岂不美哉?

  坐通勤车上到云谷寺,乘云谷索道穿云破雾来到白鹅岭上站,出站就是一个大大的观景平台。游客们呼啦一下子占据平台,倚着栏杆,有的端着相机、举着手机,一阵拍拍拍;有的手持云台相机直播。“这山峰,一座高过一座,好像比着个似的,前呼后应地矗立着。”“这黄山松,株株虬枝、平顶,一簇簇粗短松针,一个劲攒着绿,迎着风、接着云,齐刷刷一边生长。”“这云雾是好东西,如轻纱般在山间飘荡,山峰在云海中半遮半掩,仙气逼人。”视频博主的介绍、游客们的称赞不绝于耳。导游不忘职责,忙着提醒:“从平台尽头下台阶,去到始信峰,山高路陡,我们上山靠右行,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穿过平台下石级,便是始信新道。游步道沿山体修建,逢崖修栈,遇迂回阔地筑台设置缓冲带、休息区、观景台,围栏圈护。从石棚景点处看向对面栈道,取景拍摄“黄山项链”,还是很像的,只是拍不出整体效果,估计摄影师是用无人机拍摄的。

  从白鹅岭石棚到始信峰凤仪松这段游步道,自高空俯瞰,像是修建在三棱柱体绝壁上,一面连着山体,两面绝壁临渊。受花岗岩体风化和侵蚀作用,尖尖棱角顶面岩层斜坡平缓,景区建设者们遵循保护景源、引导游览、因地制宜、构建序列等原则,设计打造了始信新道,跟进完善景点周边、附近相关配套旅游附属设施,实现游客游览始信峰不走回头路。

  漫步在始信新道,石梁石鼓、仙人飘海、云豹扑羊、扬子过江,槛窗峰、仙都峰、布水峰,叫出名的、叫不出名,赫然入眶,仙气缥缈,非常真实地感受“仙”字由来——人字旁加个山,人到了山里面就成仙了。

  登顶始信峰,峰林小巧玲珑,松风阵阵。众多游客驻足观赏,取景奇景天然、原来如此、始信峰等石刻古迹及猴子观海、十八罗汉朝南海等远景拍照打卡。游人攀爬的踏级、扶持的手窝和石柱,浸着泛光足痕旅迹,印证着古今游客无不为此峰的独秀之姿和周围景色的奇绝而倾倒。

  古人从苦竹溪爬沟过坎到云谷寺,援木攀崖来到始信峰,断木为桥,手扶接引松以渡峰顶,或隐居崖洞,或抚琴独坐,或流连徘徊,倚松而坐。如今黄山游步道串路成景,融生态与人文于一体,游人有选择性地确定游玩路线,沿途于观景台、观景亭、缓冲休息点打卡拍照,或落座路旁的石条、石块、仿松树几凳,休息补给;或铺设席毯于一角,观景喝茶;或架设画板于一隅,写生作画。好不悠闲自在!

  游黄山不只是爬山,还有惬意的林间小趣、可遇而不可求的气候天象、内涵丰富的摩崖石刻,以及山顶酒店推出的山林潮玩、旅居康养、云端疗愈和传统文化的多种体验。正如游客心得所述:“黄山的美景令人惊叹,而它的历史遗迹与文化积淀更让人回味。精心设计的步道,每一步皆在丈量历史,每一景皆在对话文明。”

  相信,随着黄山智慧景区建设进一步推进,游客出行满意度、舒适感一定会大幅提升,收获的情绪价值也会更多。 ·余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