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山日报小记者 盛怡然
在爸爸的强烈建议下,假期里的某日,我们一起去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
电影将镜头对准1937年南京沦陷后的吉祥照相馆,讲述了邮差阿昌、照相馆老板老金、演员毓秀等一群普通百姓的故事,在被迫为日军冲洗照片时,他们意外发现日军屠城罪证底片,为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他们在日军的严密监视下,冒着生命危险谋划将底片运送了出去……
观看影片时,我的内心被愤怒、悲痛与感动交替占据。愤怒于日军的残暴与虚伪,他们将无辜百姓的生命视为蝼蚁,肆意屠戮,仅仅因为婴儿的啼哭,就随手摔死了这小生命,这种惨无人道的行径实在令人发指。悲痛于无数无辜老百姓的生命消逝,曾经繁华的南京城,瞬间沦为人间炼狱,一个个家庭支离破碎,那一张张惊恐绝望的面孔,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而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平凡百姓在绝境中展现出来的勇敢和担当。阿昌从贪生到舍命,毓秀以柔弱之躯抗暴,老金在绝境中运筹——他们让我懂得:英雄从不是天生的勇者,而是在抉择时刻选择良知的普通人。那些含泪的眼神、颤抖的双手,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具力量,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历史的真相,这让我肃然起敬。
最讽刺的无疑是日本摄影师伊藤。看起来文质彬彬,天生自带一种日本贵族的“假清高”,在发现自己的三言两语就能支配他人命运时,他的野心和兽性才暴露出来。电影的前半段,他力保邮差阿昌,利用他帮自己洗照片,还顺手救了阿昌一命,并告诉阿昌“我们是朋友”。的确,他看上去并不像其他日本军官那样恶在面上,那是因为他的恶被伪善的嘴脸包裹着,直到一杯显影液将他烂在骨子里的恶彻底暴露出来。前脚刚给阿昌生的希望结果转头就借刀杀人,他是用相机杀人的恶魔,是手不沾血的刽子手!
王广海这个角色同样让我印象深刻。他表面上对日本人点头哈腰,以“翻译”的身份周旋其间,却在面对同胞时屡屡网开一面、默默施以援手。这让我读懂了什么是“沉默的反抗”——他的选择,是在绝境中为生命与大义保留火种,是在屈辱里为希望留一条生路。
有时,普通人在命运路口的抉择,比传奇英雄的壮举更能叩击人心。老金摔碎相机的那一刻,我的心仿佛也随那声脆响一同震颤。那哪里是在摔一台机器?分明是在向施暴者、向整个被践踏的世界呐喊:我们绝不会任人宰割!阿昌在火海中嘶吼着报出南京的地名,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我的心上。
电影落幕时,全场寂静,无人起身。灯光慢慢亮起,似乎每位观众都留在座位上平复自己的情绪。良久,大家才缓缓离场。当我走出影院,来时的雀跃与期待早已消散,只剩下沉甸甸的酸涩压在心头。“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像重锤敲击般在脑海里反复回响,震得人眼眶发烫。
或许有人会遗憾,这样一部厚重的电影没有彩蛋。我也曾这样想过,直到坐进车里,望着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欣欣向荣的城郭、安然生活的人们,忽然豁然开朗:今天我们的安稳日子、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繁荣安宁,不就是最动人的彩蛋吗?
身为一名初中生、一名新时代的少年,站在民族复兴的潮头,我深深懂得:南京城30万同胞的鲜血与生命,是刻在我们骨血里的警示。唯有自强方能保境安民!
当然,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悲剧永不重演。吾辈当以敬畏之心回望过去,以开放包容之姿拥抱未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