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黄山日报

黄山区“微实事”串起民生“幸福链”

日期:08-07
字号:
版面: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在黄山区的街巷阡陌间,各社区以党建引领为笔,以群众需求为墨,在基层治理的画卷上勾勒出民生幸福的生动图景。

  徜徉龙西社区,“暖阳护老团”的红马甲穿梭在大街小巷,成为一道温暖的风景线。这支由150余名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组成的队伍,打破传统服务模式,以“2+1”结对帮扶形式每周上门探访老人,将“群众事无小事”刻进服务细节。82岁李爷爷家的马桶漏水,“饿了么”党支部书记杜文兵当场拆解维修;90岁周奶奶家的阳台有沙土堆积问题,社区党委一声“哨响”,志愿者们半天内完成清理。从家电维修到政策咨询,从日常照料到设施改善,“暖阳护老团”用360户走访、20件实事、120余次服务的扎实数据,让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变成看得见的“惠民温度”。

  如果说龙西社区的“主动叩门”是服务的起点,仙源社区的“板凳课堂”则让民意收集更接地气。面对老旧平房多、老龄人口占比超37%的现实,仙源社区将“课堂”搬到院门口石墩、屋檐下台阶、胡同树荫里,几张板凳围坐便是民情恳谈会。一条条“家长里短”被汇入治理需求清单。3个月来,“板凳课堂”开展近10次,收集诉求近20条,解决实际困难超50件。“小板凳”架起的不仅是民情流水线,更是党群“连心桥”。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民生问题的解决,既要“当下改”更要“长久立”。龙北社区以“近邻合伙人”党建品牌为引擎,构建“发现—研判—整改”全链条机制:“邻里议事会”“线上+线下”汇民意,让改造方案更贴民心;“近邻快修”解燃眉之急,龙南小区20幢下水道堵塞当天疏通,7幢路面破损即报即修;边坡开裂等安全隐患则通过“家门口议事会”公开方案,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开工两个。从一根下水管到一方路面,从一片边坡到一棵树木,龙北社区用“小切口”实现“大治理”,让“近邻”真正成为共建家园的“合伙人”。

  从“坐等上门”到“主动破题”,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共治”,黄山区各社区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将127条民情建议转化为50项惠民行动,用300余次志愿服务串起民生“幸福链”。当“暖阳护老团”的红马甲温暖街巷,当“法益社”的普法声回荡社区,当“近邻合伙人”的脚步丈量民情,黄山区正以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诠释着“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深刻内涵,绘就出新时代“民呼我为”的生动图景。 ·王晨璐 吕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