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芜湖日报

芜湖天际线,上新!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T01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芜湖天际线,上新!

□ 记者 付君兰

当人们乘着“皖江第一隧”的便利,在45米深的江底仅用5分钟就实现丝滑过江时,长江之畔,两座会呼吸的新地标——“小蛮腰”风塔正悄然矗立。芜湖城市天际线再添新成员、新元素,成为引人注目的存在。

风塔,作为隧道的核心附属工程,被生动地喻为隧道的“呼吸系统”。芜湖龙湾长江隧道在江南、江北各设一座风塔,其地上部分由坚韧的钢架与核心筒构筑,地下一层则通过风道与隧道主体紧密相连。这套精密系统如同生命的肺叶,日夜不息地与隧道进行“气体交换”,智能化地调节内部空气环境。它不仅是保障这条交通动脉安全、顺畅运行的坚实基石,更默默守护着隧道的呼吸节奏。

然而,它们的存在远不止于功能。因造型纤细柔美,曲线玲珑,市民们亲切地称其为“芜湖小蛮腰”。江南风塔采用螺旋上升的网状结构,宛如旋转的裙摆;江北风塔则饰以菱形网格,显得现代而挺拔。在晨曦晚霞的映照下,它们犹如点缀于江畔的巨型艺术雕塑,既闪耀着现代工程的理性光芒,又蕴含着东方美学的诗意,成为市民争相驻足打卡的城市新名片。

再将视线拉高,从空中俯瞰,交通工程与城市美学双向奔赴的画面,在时代的演进中,更加波澜壮阔:十里江湾处,高楼大厦勾勒出“芜湖最美天际线”;黄金水道上,巨轮穿梭,生机勃勃;今年7月,第四条过江通道——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正式启用,与芜湖长江大桥、长江三桥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上有飞虹跨越,下有蛟龙潜行”的立体交通新格局。

从昔日轮渡的悠悠岁月,到如今桥隧相连的天堑通途,过江已从一段漫长的等待,变为片刻即达的日常便利。这一条条越江通道,如同大地的强劲脉络,在江城两岸舒展延伸,不仅彻底打通了地理的阻隔,更以磅礴之力,重塑着城市发展的崭新轮廓。

当下的芜湖,随着“空铁水公”的交通经纬加速织就,“枢纽之城”的蓝图正化为现实,驱动着城市面貌蝶变、能级跃迁。江城必将以拥抱长江、跨江联动之势,奔赴一个更具活力、更富魅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