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慕尼黑,盛夏余热犹存,第190届慕尼黑啤酒节如期而至。不过,今年的啤酒节整体消费疲软,在啤酒升腾的泡沫中,折射出消费者开支缩水、酒商经营压力骤增。
啤酒节开幕式期间,高温天气助燃了人们对冰啤的热情,在可容纳数千人的庞大帐篷里,炙热的空气与冰爽的啤酒激情碰撞,但账单似乎在唤醒酒客的消费理性。
正在排队取餐的美国游客简告诉记者:“两年前12欧元一杯的啤酒,现在涨到15欧元了。”官方数据也显示,本届啤酒节一升啤酒平均价格较2024年上涨约3.52%,较2019年价格上涨三成以上。各类食品价格较2019年上涨约四成。
不仅如此,对远道而来的游客而言,交通与住宿开销更大。节日期间,慕尼黑市中心酒店价格普遍翻倍,平日约120欧元每晚的客房价格飙升至300欧元以上。德国境内交通成本也显著增加,从法兰克福至慕尼黑的火车票价从往常的约50欧元涨至约80欧元。综合估算,一名普通游客在慕尼黑度过啤酒节周末,总花费达到500欧元至800欧元。
近期德国物价上涨迅速。德国联邦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德国食品与非酒精饮料价格同比上涨5.4%,餐饮与酒店服务价格同比上涨6.1%。
价格上涨却难让啤酒厂商开心。德国啤酒酿造厂商协会主管霍尔格·艾歇勒说,全国近1500家啤酒厂普遍面临利润空间被挤压的挑战。一些中小啤酒厂已逼近倒闭关停。
德国啤酒产业链各环节成本都在显著增加。根据国际咨询公司罗兰贝格报告,自2020年以来,德国啤酒生产成本以年均约6%的速度持续增长,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将延续。
地缘政治动荡成为德国物价上涨的重要推手。首先是全球供应链受干扰,粮食贸易价格波动,德国酿酒商需要花费更多才能购进原料;其次是电价大幅攀升,酿酒企业的冷藏、照明和生产线能耗显著增加。
人力成本上涨也推高了行业成本。德国政府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5年法定最低工资累计上调约37%。啤酒节期间,大量临时用工成本更是直接传导至餐饮价格。
输入性通胀与本土的能源、人力成本上涨形成叠加效应,共同挤压着企业的利润空间。消费端的低迷进一步影响了行业前景,罗兰贝格报告指出,过去31年,德国啤酒消费量下降了35%。另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德国啤酒销量降至39亿升,创下1993年有记录以来的半年最低水平。
记者在火车上遇到的一位当地金融从业人士坦言,因价格过高,她今年不会去参加啤酒节,现在基本上两年去一次,去一天就够了。
德国市场调研机构8月发布的报告称,消费者信心继续疲软,对收入和经济前景的预期持续走低。
数据直观反映现实,德国二季度GDP环比萎缩0.1%。欧盟委员会报告指出,由于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上升、融资条件趋紧和企业乐观情绪降低,德国经济2025年将“近乎停滞”。
新华社记者 马悦然 车云龙
(新华社慕尼黑9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