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中医医院 李培君
弟弟家的女儿20岁,两个月不来月经了,妈妈有点担心,做了盆腔B超、化验了性激素,根据结果诊断了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妈妈了解到PCOS可能会不怀孕,非常担心,来找我就诊,经过治疗,恢复了正常月经。很多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会得此病,由此带来了很多困扰,它不仅影响着女性的生理健康,还对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那么,该如何实现对多囊卵巢的有效管理和治疗呢?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深入探究。
一、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代谢异常性疾病,它的发病可能与生活方式、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在育龄女性中其发病率高达10%,PCOS表现形式多样:(1)内分泌特征:雄激素过多,雌酮过多,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生成素比值增大>2,胰岛素过多。(2)B超提示卵巢多囊样改变,超声下可见一侧或双侧卵巢内囊性卵泡>12个。(3)临床表现:痤疮,多毛,肥胖,黑棘皮症(颈部、腋下等皮肤皱褶处出现灰褐色色素沉着,对称,皮肤增厚柔软),月经紊乱、闭经或稀发,排卵障碍致不孕。
二、为什么会得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病因尚未明确,研究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遗传:家族聚集性,母亲或姐妹患病,自身患病风险增高;(2)环境:胰岛素抵抗,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刺激卵巢分泌更多雄激素;肥胖: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会加剧内分泌紊乱和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慢性炎症状态参与其中;生活方式: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是重要的诱发和加重因素。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影响
若长期管理不善,PCOS可能增加多种健康风险:(1)生育困难,排卵障碍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因素。(2)代谢问题,增加了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的风险。(3)心血管隐患,长期代谢异常可能增加远期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风险。(4)子宫内膜病变,长期缺乏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在雌激素持续刺激下增生,增加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风险。(5)心理健康问题,痤疮、多毛、肥胖、不孕的困扰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四、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管理和治疗
如果被确诊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必过于惊慌。虽然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无法治愈,但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目标是管理症状、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满足生育需求。
(一)生活方式干预——基石
健康饮食:低升糖指数,富含膳食纤维,适量蛋白质和健康脂肪,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高糖、高油,过度加工食品。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结合抗阻训练(如举哑铃、弹力带)。减重(尤其是减掉腹部脂肪)能显著改善内分泌和代谢指标。
体重管理:超重/肥胖者减轻体重(5%—10%)常能带来月经恢复、症状改善。
充足睡眠与压力管理:保证规律作息,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瑜伽)。
(二)药物治疗
调整月经周期:常用口服避孕药(如达因-35,主要含炔雌醇和环丙孕酮)或周期性孕激素(地屈孕酮、黄体酮),主要目的是保护子宫内膜。
抗高雄激素:口服避孕药(抗雄作用)、螺内酯等。
改善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是常用药物(尤其对于有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者,即使不胖也可能使用)。
促排卵治疗(针对有生育要求):在医生严密监测下使用来曲唑或克罗米芬等药物诱发排卵。
(三)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对患者的部分卵巢组织进行破坏,降低雄激素水平,进而改善排卵功能。但PCOS的常规治疗方法并不包括手术治疗,其仅对少数患者适用,如可以用卵巢楔形切除术或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来治疗那些药物治疗无效、病情严重且存在卵巢多囊样改变的患者。不过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卵巢功能早衰、卵巢粘连等,患者需谨慎选择。
(四)生育辅助
若促排卵无效,可考虑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
五、重要注意事项
青少年PCOS诊断需谨慎:青春期女孩本身可能出现类似PCOS的生理现象(如月经不规律、轻度痤疮),诊断标准更严格,需由专业医生判断。
长期随访:没有“一刀切”的方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主诉、代谢状况来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过程需定期复查追踪治疗效果,调整方案。
多囊卵巢综合征如同一个需要精心系好的蝴蝶结,虽不易解开,却可通过科学管理变得服帖。它是身体内分泌系统失衡的信号,提醒我们关注更深层的健康需求,健康管理不是与疾病对抗,而是与自己和解的过程——在身体释放的信号里,找到平衡的节奏。若你发现自己有相关症状,请务必寻求专业妇科内分泌医生的帮助,早期识别,科学管理和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积极采取科学的治疗和管理措施,就一定能够战胜它,重新绽放出健康美丽的光彩。让我们一起努力,在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共处的日子里,能够优雅转身,拥抱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