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芜湖日报

沉默的杀手

日期:09-17
字号:
版面:第A04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慧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而在中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二位。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47.9万例,死亡病例37.4万例,可见胃癌正严重地损伤人民健康。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因此,正确科学地认识早期胃癌,提高全民防治意识,能够有效地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

一、为什么要重视早期胃癌筛查

早期胃癌通常无明显症状,或者是比较轻微的症状如腹胀、隐痛、嗳气,消化不良等,故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展到晚期,可以称之为“沉默的杀手”。2018年李兆申院士提出“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的消化道早癌筛查理念。因为早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超过90%,而进展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则低于30%,可见早期胃癌的筛查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二、与胃癌相关的因素有哪些

胃癌的发病与遗传、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但大部分胃癌患者都有慢性胃病史,如胃溃疡、胃炎等。因此,对这些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有助于发现早期胃癌。了解胃癌高危人群的特点和风险因素,对于胃癌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年龄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数据,超过50岁的患者占胃癌病例的三分之二。此外,男性患胃癌的风险高于女性,比例约为2:1。胃癌发病也与遗传因素有关,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不良生活习惯是胃癌的另一大风险因素。研究发现,长期吸烟和饮酒者患胃癌的风险较高。此外,饮食习惯也与胃癌发病有关。所以应避免摄入过多盐分和腌制食品,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慢性胃炎和胃溃疡是胃癌的高危人群。据统计,约10%的慢性胃炎患者和20%的胃溃疡患者最终会发展为胃癌。

三、哪些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胃镜筛查

根据《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诊疗指南》,建议对年龄≥40岁、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2)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3)既往患有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胃部不适等症状的人群进行胃癌筛查;(4)一级亲属有胃癌家族史;(5)存在胃癌其他风险(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四、早期胃癌的筛查方法有哪些

(1)血清HP抗体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胃泌素-17(G-17)等非侵入性血清学检测有助于内镜检查前对筛查人群进行胃癌风险分层。

(2)对于胃癌发生风险较高的人群,推荐完善胃镜检查联合精准的病理组织学活检;若内镜检查发现存在癌前状态或癌前病变的患者,应密切进行内镜随访。

(3)误区:癌前病变,下一步就是癌症?

对于现在这个“谈癌色变”的年代,虽然要重视早期胃癌的筛查,但切忌一旦发现“癌前病变”就觉得自己离“胃癌”一步之遥,这样反而会徒增压力。大部分癌前病变发展缓慢,重要的是积极规范的治疗,密切监测进展,一旦发生进展,及时干预治疗。

五、发现了早期胃癌该如何治疗

早期胃癌的治疗以内镜下手术为主,常见的方法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根据病变大小及深度选择合适的内镜治疗方式,而实现病变的整块切除。对于早期胃癌患者,内镜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是主要治疗方法。切下来的标本进行精确而详细的病理学检查,来判定内镜治疗是否达到根治的效果。据文献统计,早期黏膜内胃癌的5年生存率达到99%。最重要的是相较于外科手术,内镜下治疗恢复快,费用小,可以保留器官的结构完整及功能完整,不影响后期的生活质量。

六、关于早期胃癌的防治,我们还要注意哪些

早期胃癌防治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早期胃癌患者的预后。除了要及时完善胃镜检查以外,检查和根除幽门螺杆菌也非常重要。当然生活习惯改善也是预防胃癌的重要环节,建议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多食鱼类、肉类、豆制品及乳制品;避免高盐饮食、少吃烟熏及腌制食品,不食霉变食物、隔夜剩菜;保持心情愉悦,乐观面对生活。未来,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相信早期胃癌防治将取得更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