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唐乐燕 文 特约摄影师 徐军华 摄
渡江战役中,长江芜湖段有哪些经典的战斗故事?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细节?
9月13日,由芜湖市文联主办,芜湖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芜湖日报编辑部承办的“艺润芜湖”文艺志愿服务进书房活动走进老船厂1900,邀请中共芜湖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谢迎春,为大家作一场名为“大军从此过江东”的主题讲座,深度解析渡江战役,梳理长江之畔的芜湖红色文化。
“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讲座一开始,谢迎春便直奔主题,道出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和大多从时间线分析渡江战役有所不同,本次讲座中,谢迎春创新性地从地域的视角出发,讲述一个传奇故事、阐述一段真实历史,并配以丰富的档案资料和详尽的历史解读,再现了渡江战役光辉历程。“渡江战役中,不同的地区有相应的红色故事。”讲座中,谢迎春按照长江芜湖段上、中、下游的叙述顺序,层层展开。
——在长江芜湖段的上游,渡江战役中,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是《渡江侦察记》故事。故事的背后,是怎样的历史背景?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悍然发动内战,导致物价高涨,民不聊生。当时,活动在芜湖的各级党组织与爱国民主力量结成统一战线,组织发动罢工、罢课、抢粮等一系列斗争。”谢迎春从历史细节切入,展开生动的历史叙述:为了策应人民解放军渡江,芜湖党组织进行隐蔽战线的斗争,建立了地下交通站、情报站,全力开展统战、策反、情报交通和护城、护厂、护校、护仓的工作。“与此同时,渡江战役前夕,为了查明国民党军队江防部署及江南敌后纵深情况,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军奉命组成先遣渡江侦察大队,活动于芜湖及周边地区。1949年4月,侦察大队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其中齐进虎前往黑沙洲侦察敌情的故事被搬上银幕,拍成了经典电影《渡江侦察记》。
——在长江芜湖段的中游,渡江第一船,直到今天,依然是被讨论最多的话题。谢迎春认为,千帆齐发,与其争论哪一艘是“渡江第一船”,不如记住那些渡江英雄、那些渡江壮举。
“1949年4月20日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突击集团首先发起渡江战役,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繁昌至铜陵江防。从无为率先出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军七十九师二三五团一营三连二排五班所乘之船在21时左右第一个冲上芜湖夏家湖长江南岸,成为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永载史册。”谢迎春援引了党中央发出的诸多文件和大量珍贵档案文献,一一梳理了发生在泥汊镇、白茆镇永胜村、板子矶等地的渡江故事,“我们最需要记住的是,无为支前民工涌现出特等渡江英雄车胜科、胡业奎,特等功臣王德金,一等功臣马毛姐等296人、二等功臣429人、三等功臣973人、四等功臣499人……”
——在长江芜湖段的下游,有着很多人都忽略的一场伟大战斗——西梁山战斗。这场战斗的名气不如“渡江第一船”和“渡江侦察记”,却至关重要。
“1949年4月,在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全面发起渡江战役之前,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第30军第90师奉渡江战役总前委命令,在安徽和县长江北岸的西梁山,率先打响渡江战役第一枪。”谢迎春展示着“渡江战役形势图”分析道,西梁山战斗牵制了敌人数万兵力,打乱了国民党军队长江防御计划,为我军横渡长江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我军战史上留下光辉一页。“短短数天的西梁山战斗是一场极其惨烈的大血战!包括第270团团长朱慕萍在内的约1500名官兵英勇牺牲,倒在了黎明前夜。可以说,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渡江战役的胜利和整个江南的解放。”
“今天我们的主题叫‘大军从此过江东’,从不同角度带着大家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更多人了解到渡江战役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激励人们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