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芜湖日报

倒花生

日期:09-15
字号:
版面:第A08版:繁昌·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陈永沫

农历六月底、七月初,也就是公历的8月中下旬,小洲沙地里的花生成熟了,开始陆陆续续收摘花生。这时候,也到了学生暑假结束的时间节点,因为公历9月1日报名上学呀,这是全国学生都知道的上学读书的日子。

我的家乡,是紧靠长江的大洲,由江水冲积沙洲形成,有二三百年历史了,大洲多半是沼泽、荒湖;而小洲则不一样,一概是土地肥沃的沙洲地。大、小洲形成的时间先后差别不过百年,可在小洲上围埂造田的庄户人家,等于得了个金窖子。在小洲这块油沙土地上,种什么长什么,像种植花生、棉花、西瓜等农产品,只要把种子撒进肥沃的沙地里,就能迎来大丰收。

这不,又到了小洲收花生的季节了。大洲上半大的伢们,心急火燎地等着这一天,因为跟在收花生主家身后,能倒花生;又能抢在开学前,在广阔的花生地里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花生筢子是倒花生的主要工具,三根铁齿,一小拃见方,配一根一尺长的木把子。花生筢子小巧好用,不轻不重,正适合半大孩子使用。倒花生的孩子们,有的在腰间系一个竹篾编成的小背篓,或在腰上系一个布围兜,还有的在肩上斜挎一个布书包,用来盛装从地里倒来的花生。

小伙伴们激动得鸡叫三遍就起了床,喝一大海碗母亲早早就煮好的山芋稀粥,荷包里再揣上几颗刚从锅里拿起还热乎着的山芋,这份山芋是为中午的午餐备用的。天刚放亮,一家兄妹或是村里的玩伴们,迎着初升的朝阳,唱着歌,一路蹦蹦跳跳向小洲公社大半是沾亲带故的亲戚家生产队花生地进发。

兴高采烈的小伙伴们走过好几里地,到达小洲公社的六凸子、八凸子或是大寨圩生产队花生地。在初升的朝霞里,远远看见社员们已在花生地里忙开了。因为油沙土松软,社员们收花生时,一排社员在前面直接用手揪着花生棵底部,往上一拔,整棵的花生连秧带底部结的花生就都在手中了。单独拔出的花生棵,留在沙地里的花生基本为零,花生连杆全带出沙地了。而手掐在花生棵腰眼的中间部分或是揪住花生秧的头、颈部往上拔时,留在沙地里的花生可就不好说了,给出这样的机会,收花生的社员有几种想法:一是这帮紧跟其后倒花生的孩子们,有自家在大洲上的亲戚;二是连根拔花生要多费力、人累一点;三是把花生收得太干净,地里什么都没留,孩子们在无遮挡的花生地里被大太阳晒着,从早忙到晚,一颗花生都没倒到,小小年纪,又晒又累又饿,背个空包回家,于心不忍。加上在后排摘花生的社员们,挨棵摘花生时,或有或无地将花生故意漏掉几颗,给眼巴巴地望着自己,心里在念“甭摘光,给我留几颗花生哈”的孩子留点希望。遇到拔花生和摘花生的社员都在“放水”,干事的大人们,甚至来回巡查的生产队长都心知肚明,这肉是烂在锅里,好了自家人,都想着不能把事情做绝了。再说,小洲沙地种花生都几代人了,代代都是采摘花生的大人“放水”,给倒花生的小辈留念想,这习俗就这么传承下来了。

可倒花生的孩子们随后的举动,让前面做好事的大人们十分尴尬、难堪不已。前面说了,收花生的个别社员心生善意,给孩子们留点念想。而后面倒花生的十来岁的男女伢子们,一花生筢下地,挖出几颗甚至十多颗花生来,伢们不知道前方收花生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姐姐们心存善念,特意留存,反倒像拿破仑发现新大陆似的,立刻大呼小叫:“又挖到一把花生。”摘过的花生秧堆里留有未摘完的存货,被小伙伴们发现后,立马哄抢,还大声喊着:“二哥、三妹哎,赶快来,乖乖,这里剩好多花生没摘哎,赚了,这下真快活死了!” 气得故意放水的大人气都不打一处来,低声道:“你哪是生孬子!”被暗自斥责的孩子没当真,反倒认为自己运气真不差,好事尽向着自己,依然摇头晃脑,我行我素、洋洋得意地呼兄唤弟扎堆争抢。

不承想,让人闹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倒花生的小伙伴们一旦出现前方造假“放水”,后面就容易哄抢,人数众多、年少气盛又不懂事的少男少女们立即停止倒花生的正常操作,虎视眈眈地站成两排,一方小小少年二愣子紧握手中花生筢,向前一步,指着摘花生的一群中年女社员,冲着对方喊道:“跟我搞,我马上喊我阿姥!”另一方,站成一排的小伙伴以女孩居多,有个不过十岁的小阿妹,被现场一触即发的紧张态势吓得小腿直抖,就听见队列里有人在支招:“大枝姐,你上,你大表哥在拔花生秧子,不怕!”个头长得壮实、高高大大的十四岁枝子硬是被推到前线,心里发虚的枝子硬着头皮迎上前去。这时,前来挑战的十三四岁二愣子见对方是名女将,得意洋洋地玩起了蒙古摔跤术,哈着腰,左右晃着膀子,口中念道:“何方女神,敢来挑战,来呀,来呀!”没见枝姐上前,愣头小子停止古怪动作,猛地跨近枝姐,头一昂,胸一挺,一手叉着腰,一手用花生筢子冲着枝姐一指,鼻子“哼”了一声,吓得枝姐这边乱了阵脚,三两个小姐妹头靠头、颈挨颈地抱在一起,不敢观战。刚才吓得小腿直抖的小阿妹,已经惊恐地哭出声来。

枝姐稍微停顿片刻,做出了惊人的举动。枝姐不仅人长得高高大大,平时还善待小姐妹,是眼前这帮小姐妹心目中的“大姐大”。只见枝姐趁对方没注意,忽地抬手一掌,将二愣子推了个四仰八叉。一时间,两边的人哄堂大笑,把这个愣小子羞得满脸通红。他赶忙爬起来,朝着枝姐上前两步,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就在这时,枝姐这边传出小阿妹的声音:“好男不和女斗,好男不和女斗!”愣小子这边,男伢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一起望向枝姐她们,再齐刷刷盯着愣小子,全场变得异常平静。愣小子脸上挂不住了,只见他回头看了看平时傲得像小公鸡,此时头低得像打过霜的茄子般的小兄弟们,愤愤地说:“你们不走,待在这里干什么”。见手下这帮小兄弟还没动静,二愣子把手中的花生筢子往地上一扔,大声喝道:“快走!”局势骤然转变,让一旁在花生地里停下劳动、耐心观战的大人们心里松了口气。

倒花生的孩子们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花生地里出现小动物。常见的是被家乡人唤作“饿狼偷”、狗獾和野兔。小动物一旦从花生地里受到惊吓跑出来,收花生的社员和倒花生的小伙伴们立马炸了窝,大家放下手中的活计,一边兴奋地连声喊着“呦嘿!呦嘿!”,一边撵着小动物,“饿狼偷”也就两三斤重,奔跑速度中等偏上,想捉住不难。狗獾体积大,体重有一二十斤开外。胖乎乎的狗獾在未拔的花生地里奔跑,笨手笨脚地跑着跑着就被花生棵子绊倒。精明的社员们有经验,要是实在逮不住,就用手中的花生筢子猛砸过去。砸到了,它一个踉跄,就能伸手擒来。狗獾如果在花生秧子里磕磕绊绊地奔跑,速度说快不快、说慢不慢,干脆,人直接往狗獾身上扑,也容易捕捉。最难捉的是野兔,眼睛一眨,野兔便没了踪迹,它还会急转弯、反向快速奔跑,速度太快,你还不敢用身体扑。因为兔子都会用腿脚反蹬,野兔劲大、力道更猛,没逮到野兔反被蹬了,传出去可不好听。“饿狼偷、狗獾、野兔”这三样爱吃花生的小动物,遇上干活单调的社员和倒花生的孩子,等于是在花生地里开展一场赛跑大赛。小动物在地里来回奔跑,被追逐着,猛一折返,再奔跑,再折返……呐喊声、欢呼声、快乐嬉笑声响成一片,捕捉小动物的现场真是闹翻了天。常常有参与追逐小动物的倒花生孩子被大人呵斥:“别再起哄了,小孩子绊倒了,吃一嘴沙子,还会被人踩。”大人说得对,小家伙夹在大人群里,在短时间,小范围里疯跑追小动物,碰撞踩踏是很危险的,可这样尽兴放松的好机会,给谁谁都不愿放弃。

日落西山,鸟儿归巢。小洲公社花生地收摘花生的社员们收工回家了。大洲来花生地倒花生的孩子们用手捏捏盛着花生的背篓、布袋,想想自己在花生地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辛苦了一整天,也就倒了三五捧花生。还有捏上去软软的、没成熟的嫩花生,不要紧,回家可以用水煮着吃,还能剥出花生米做花生酱。手捏着硬硬的、成熟的干花生,吃法就更多了。花生对人类来说是个好东西。反正,不管花生倒多倒少,手里拎着总有三五捧,好在自己今天没空手回家。

孩子们借倒花生之名,在外面疯玩了一天。花生本来就不好倒,一直挨到天擦黑才回家,回家早了,爹妈问七问八,心烦。假如问起倒花生现场差点打起架的细节来,那就糟了,从明天起,爹妈指定不再给倒花生放行了。开学日子还有两天,这要是人关在家里,还不急疯了,等到天擦黑回家,把倒的那几捧花生往堂前一甩。爸妈问这问那,就说好累,爱搭不搭。吃过晚饭,洗洗早早上床睡觉,明儿早起又能和小伙伴去小洲上倒花生了。二愣子在回想着,白天的架幸亏没打成,自己这帮小兄弟和枝子姐她们那些小姐妹都不支持自己的霸凌。马上就要开学了,同学和老师更不会容忍霸凌出现。二愣子为今天自己的霸凌行为感到后怕,二愣子给小伙伴们倒花生做了个总结:这哪是倒花生,分明是小学生们在花生地里举办的一场联欢会哩。明天早起要和枝子姐道声歉,结伴再去小洲倒花生,以后再不敢霸凌斗狠了。

此时,躺在床上暗下决心的二愣子,因白天在倒花生地现场疯玩了一天而疲倦,睡意渐浓,实在坚持不住,渐渐地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