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繁剑
立秋过了,溽热依旧不肯稍退。再一次行走板子矶畔,任大江东去,任长风吹拂,任思绪飞飞飞。
板子矶,耸峙江上,千万年了吧。千万斯年,走马更变,多少人,多少事,多少悲欢离合。怎能忘怀呵!1949年4月20日,那个不眠之夜。
那一个夜晚。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从此,成就了繁昌的另一重地标。
那一个夜晚。春风迨荡,花气袭人。一声炮响,响彻大江,响彻板子矶,响彻矶外的荻港。
长江天堑,一苇可渡。
第9兵团一部,在飞溅的弹雨里,扬帆直指荻港。船过江心,遭南岸敌军疯狂扫射。第27军所属238团3连1班班长、副班长先后牺牲,第二副班长王振正镇定指挥,划船疾进,终于抢滩登陆,随即突入敌前沿阵地。第240团2连不顾敌军炮火的严密封锁,勇往直前,6班率先登陆,迅速控制了荻港这一重要战略要地,为后续部队的登陆开辟了道路。
战斗英雄徐相戴带领一个作战小组,攻上荻港镇侧的凤凰山。国民党守军慌忙逃窜,他们紧追不舍,俘敌21名,缴获步枪21支,轻机枪2挺。随后,他们又在荻港人民的协助下,搜出国民党散兵多名。
第33军所属跟进,第297团3营在荻港以东4华里滩头阵地,横扫残敌,扩大和巩固已占领的阵地。各部队登陆后迅速插入纵深,迂回敌之侧后攻击敌军,变我之背水为敌之背水,迅速争取利害变换,置敌于不利地位而歼灭之。随后,第238团攻占了老牛埠、钓鱼台、徐家黄一线;第240团攻占迎风州、板子矶、马鞍山(今名蚂蚁山);第239团占领龙门山、寨山。
是夜,第27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的贺敏学、第80师师长张铚秀,同乘一艘汽艇指挥渡江作战,在荻港沿江一线抢滩登陆。贺将军踏上一处高地,江风入怀,江南的春夜格外宜人。他命令部队面对江北,挑起一盏盏红灯,向守望在北岸的聂凤智军长报告登陆成功的消息。数十里长江沿岸,红灯闪烁,在夜色的衬托下,宛如璀璨的群星。
巢县钓鱼乡的张孝华、张友香父子,驾驶自家木帆船,载着26名解放军战士,由无为泥汊镇启渡,向江南进发。当渡船接近南岸时,木船被打穿两处,蓬帆被打穿20余处,船橹被打坏,但张孝华父子仍驾船奋勇前进,最先登陆荻港板子矶。战后,张孝华父子分别被评为一、二等功臣,获“渡江有功”奖旗。所渡木船,1959年6月由巢县港木帆船运输合作社拨交,作为“渡江先锋船”,至今仍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共繁昌县委、南繁芜游击队全力迎接大军渡江。在荻港地区迎接第80师部队登陆作战,分成数路袭击国民党军,游击队在板子矶边烧起3个大火堆,给渡江大军指引路标,并剪断敌军指挥部通往江边前沿部队的电话线,使其彼此失去联系,陷入一片混乱。午夜,毛和贵带领的江边游击队在徐家黄村同解放军突击部队胜利会师。
4月21日晨,第242团会同第33军99师所部向荻港守敌发起攻击,经4小时战斗,歼敌第313师938团两个营,俘其团长谢蔚然。当这位团长和副团长被俘后,拿出随身携带的金条、银元和金笔,乞求释放时,被解放军战士严词拒绝,将他们押回部队。
由于第80师突击部队快速登陆,敌江防守备营长尚在睡觉,并不知晓是哪里来的解放军部队。后来被俘的国民党官兵说:“不知不觉,你们的炮火把我们打懵了,不等我们还手,你们就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就当了俘虏……”
枪炮声渐渐疏落,荻港街道上有了阵阵急促的脚步声,老百姓小心翼翼地打开门,只见许多军人,提着枪,快步地向上街头的盛家圩方向赶去。他们边走边说:“老乡们,别怕,我们是解放军,过江来了,解救江南人民!”
一听说是解放军,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打开大门,端出茶水,纷纷招呼:“大军,喝口水吧!”可他们都是快步地追赶逃敌,一刻也不停留,更不进屋。只见他们身着土黄布军衣军帽,满身尘土泥浆,都是刚刚从江边蹚着泥水上岸的。解放军渡江部队没有在荻港停留,只是急匆匆赶路,向南进军。
4月21日上午10时,古镇荻港宣告解放。
时隔76年,板子矶上,景色依旧,草木依旧。夏去秋来之际,登临板子矶,看着脚下的滔滔江水,我忽然醒悟,往事并不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