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同行”守初心,二十五载育芳华
——记芜湖市繁昌区荻港初中教师万邦群
万邦群是一位乡村道德与法治教师,以“德法同行、立德树人”为使命,先后获评区优秀教师、市级骨干教师。
“乡镇孩子更需道德浸润与法治守护”,这是她扎根乡村教育的初心。一名学生父母离异,随祖辈生活,万老师发现上初中的他仍不会系鞋带,便蹲下身子耐心教导,直到学会为止。针对学生生活中的守法、维权问题,她组织“模拟法庭”,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沉浸式感受法律的威严。
她教研成果丰硕,作为繁昌区道德与法治研训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完成市级课题,为学生培育法治观念开拓新路径。她曾获得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优质课二等奖,也多次指导学生拍摄法治宣传微视频并获奖,以实干引领区域学科水平提升。
二十五载春秋流转,万邦群用热爱与坚守,在乡村校园书写着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用爱的和弦,叩响每一个未来
——记芜湖市五显中学教师王云
初秋晨光碎金般铺满校门,老校长粗砺却温暖的手紧握她:“可算盼来音乐老师了!”那掌心温度,似初阳暖了校园。
面对怯于开口的孩子,她自掏腰包购置新奇奖品。渐渐地,童声在教室萌芽,音符跃满校园角落。她为从未登台的乡村孩子搭建舞台,从教室到操场,再到区级、市级展演。山雀啁啾化作和弦,舞台追光托起如蒲公英般展翅的梦想。
身兼数职的她从未懈怠,“芜湖市优秀共青团干部”“鸠江区骨干教师”等荣誉挂满墙。她深知,孩子未必都成音乐家,但爱滋养的自信与审美感知,已成为他们未来人生最暖的底色。
二十载杏坛双轨并行,一腔赤诚育得英才
——记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王立昌
杏坛执教二十载,王立昌以赤诚之心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他身兼数学教师与年级组长,双轨育人硕果满枝,一批批拔尖创新人才被输送到全国各大院校。
他匠心深耕教研,获评芜湖市骨干教师,荣获市高中数学优质课一等奖,多次被评为校“教学能手”;指导学生摘得全国数学奥赛国银、国铜,拿下科创竞赛省一等奖。作为安师大暑期小学期“特聘教授”,三年间培育大批“金牌师范生”。班级管理中,他以仁爱护航,所带班级两获“芜湖市先进班集体”、一获“市先进团支部”。
二十载耕耘路,王立昌以智慧与坚守,成为新时代教育战线的亮眼标杆。
三十四载深耕育桃李,匠心育人点亮繁星
——记芜湖市育红小学教师王步红
自1991年担任班主任以来,王步红老师已在三尺讲台旁坚守三十四载,以“德”为教育之根,所带班级屡屡获评“行为规范示范班”与市区级先进集体,始终守护着每一位学生的全面成长。
她不拘守成法,创新构建“五维育人”体系,打造“成长银行2.0”“班级法院”等特色机制,让教育更具温度与活力;面对自闭症学生,她量身定制专属教育方案,用耐心点亮特殊孩子的成长之路。
在家校共育的道路上,她搭建起系统课程链,经验在全省推广;作为教育路上的“引路人”,她悉心指导青年教师,传递育人智慧。如今,她培养的青年教师荣获2025年市级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第一名,这份亮眼成绩,正是她三十四载育人实践的生动见证。
创新育人显担当,立德树人谱华章
——记芜湖市第十二中学教师王春健
执教十八载,十四年班主任时光,王春健以真心为犁、坚守为种,在芜湖十二中教育沃土上深耕不辍。作为一名高级教师,他身兼政教处副主任、高一年级分管主任,笃行“容短促长,追求卓越”,于教学与管理的经纬间,织就育人华章。
他是德育舞台的“引路人”:一学年主持24次班主任例会锚定方向,统筹36场主题活动点亮校园——秋季运动会点燃千人热血,“校长杯”足球赛跃动青春活力,新生军训磨砺少年筋骨,寝室文化节氤氲温馨暖意,让每寸角落都成为德育课堂。
他亦是学子成长的“引航灯”:以国学诵读铸魂,用成人仪式赋能,为足球特长生量身护航。他带的年级获评“芜湖市先进集体”,学校更摘得“芜湖市竞技体育突出贡献单位”,用实绩诠释新时代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
以智慧护航,用共情筑梦
——记芜湖市城北实验小学教师韦艳
二十八载班主任生涯,她始终怀揣赤诚之心,行走于教育的热土之上。她以“智慧”为帆,深耕班级管理,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待放的蓓蕾,于细微处察需求,于方法中引成长,营造自律、互助、向上的班风。以“共情”为桥,构建家校同心圆,用真诚沟通化解疑虑,以专业指导凝聚合力,让教育延伸为彼此成就。
作为经验丰富的“老班”,她更愿成为年轻教师成长的同行者,以激情点燃团队梦想,分享经验、探索学习,共筑有温度、有力量的育人共同体。岁月流转,初心未改,她愿继续以慈爱守望成长,用教育智慧静待花开。
以爱为犁深耕教坛,用心育花静待芬芳
——记芜湖市第二十九中学教师田晓燕
二十八载春秋流转,始终扎根教育一线,以爱为犁深耕沃土,用心为种培育芳华。她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心灵的引路人:七届班主任生涯里,她以无私奉献温暖学生心田,用细腻关怀点亮成长星光;深耕教学改革,她让枯燥的数学课堂迸发创新活力,智慧之光满溢教室。
她不只聚焦学业,更以科学管理护航学生全面发展。支教时,她携责任与爱心奔赴远方,赢得师生与家长的由衷赞誉,为教育均衡注入力量。作为芜湖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她甘为阶梯,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与众人共绘教育的美好蓝图。
深耕特教二十六载,心系学生向未来
——记芜湖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江芹
十六载党徽映初心,二十六载深耕特教路。江芹辗转教学与行政岗,以持续学习夯实专业根基,让入党誓词与从教初心在岁月里愈发坚定,始终为特殊孩童的幸福未来奔走。
她深知“业务强则特教兴”,紧跟政策前沿探索创新,更常叩响学生家门,搭起家校共育桥梁;她为学子拓升学路、圆大学梦、解就业忧,亦携同事成长,助青年教师斩获部级精品课与省市级奖项,还牵线帮扶县区特校,共促特教提质。
“愿做一盏路灯,照亮特殊孩子前行路。”江芹的话语,恰是她以半生热忱,为折翼天使点亮人生的生动注脚。
扎根乡村育桃李,匠心耕耘绽芳华
——记南陵县工山镇中心小学教师江雪萍
十一载春秋,粉笔灰轻落在乡野田埂,执教风采留在每双渴望知识的乡村孩童眼中。
她以竹尺丈量数理,亦传传统文化之韵;以信任搭建心桥,倾听童真心事,守护纯粹童年。“月相神秘箱”让留守儿童眼里点亮好奇星光,让冰冷的数学变得鲜活,让简朴的教室盛满欢声笑语。
从青涩新手到教学骨干,她以匠心浇灌教育之花。她用十一载青春点亮孩童未来的路,点燃乡村教育的星火。无需豪言,她只愿默默守护,看田埂上每一个少年向着阳光奋力奔跑。
扎根乡土,用爱点亮童心
——记无为市红庙中心小学教师花引娣
桃李无言蹊自辟,山水默然岁流转。十五载教坛岁月,花引娣的初心始终未改。她常念“爱生如爱子”,面对孩子们的笑脸,总以“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自勉,如牵蜗牛散步般,慢下来陪伴,静下心倾听,包容每一份童真。
她深知农村教育需顺土而生,便把课堂搬出教室:春日田埂间,带孩子观察植物、书写自然;秋日农舍旁,用收获的谷物作教具、玩转数学。 她说,她愿做乡土间的一座桥,以全部爱与智慧,守护这片土地,托起孩子们走向更广阔世界。
幼教十四春,洁心护童真
——记芜湖市湾沚机关幼儿园教师李洁
守护十四度春秋,以爱为丝线,为孩童编织斑斓的梦境。胸前民盟徽章熠熠生辉,承载着她对幼教事业的责任与担当;她以专业素养化作笔墨,在幼教画卷上写下温柔诗行。
她总愿弯腰倾听童言稚语,即便掌心沾着冬日寒霜,一句“老师的口袋是小暖炉”,便如暖阳驱散寒意,焐热整个冬日时光。在孩子们眼中,她早已是“老师妈妈”般温暖的存在。
在小小的教室天地里,知识不再局限于书本篇章;落叶、枯枝经她点拨,都成了创意生长的土壤。她以游戏为舟,载着孩子们的梦想驶向远方,始终坚信“教育无小事,处处皆有星光”。
帮扶的身影常映在备课案旁,年轻教师的困惑被她耐心化解;她如坚韧的纽带,将团队紧紧凝聚,让幼教力量愈发绵长。
十四载耕耘,她从不计较岁月匆忙,以奉献为墨,书写着师德的华章。待园内孩童如繁花绽放,她依旧坚守在旁,静静守护每一颗童心,见证他们绽放出独一无二的芬芳。
以初心守教育,用痴情育繁花
——记芜湖市第三十二中学教师杨锦霞
每个清晨,杨锦霞老师始终提前到校,以言行作表率,所带班级年年获评“行为规范示范班”。
面对自卑的孩子,她以师者仁心为灯,课后促膝长谈解其心结,联动家长共绘成长蓝图,更自掏腰包购置教辅,每日课后为他单独辅导。这份不离不弃的守护,终让少年重拾自信,成绩跃居年级前列。
面对因家庭变故、长期受欺凌而孤僻的孩子,她专题召开“反对校园欺凌”班会,从兴趣切入搭建信任桥梁,许下“我会保护你”的承诺,调座位助孩子融入集体,主动辅导、与家长沟通。最终,孤僻少年敞开心扉。
三十载春秋如白驹过隙,如今虽已两鬓染霜,但她依旧坚守班主任岗位,以赤诚初心,在教育沃土上续写育人篇章。
二十九载春风化雨,以爱护航成长路
——记安师大附小文昌西路校区教师吴燕
踏上三尺讲台,她已在班主任岗位默默坚守二十九载。岁月流转,初心如磐,她始终以爱心为种、以匠心育人,践行“以爱育爱润童心,五育融合促成长”的教育理念。
她着力打造“逐梦中队”,通过“快乐书吧”、“心语墙”、循环日记、班级树洞等温情班级文化阵地浸润童心;她组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将红色教育、传统文化与科学实践融入其中,通过“时间管理小达人”“21天好习惯”等习惯养成教育提升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成长之路奠定坚实基础。她所带班级屡获市、区先进班集体,少先队中队荣获“红领巾奖章”三星章。
她用爱点亮无数童年,以智慧护航成长,她用坚守静待花开,让教育成为温暖而永恒的陪伴。
师者如光,以成星海
——记无为中学教师何群
何群老师始终以“光”自勉:她坚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托举学生成长,不仅要传授知识的经纬,更要涵养“器识”的厚度,在“教”的深耕中实现“育”的升华。为此,她只求做一束微弱却持久的光,点亮学生成长的星海。
在第五届“江淮五校”德艺论坛暨校园读书活动中,她以深厚的阅读积淀获评“年度读书人物”;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里,她的课堂设计凭借匠心与温度斩获市级优课;在作文教学的领域,她更是学生的引路明灯,从无为市、芜湖市的征文赛事,到“叶圣陶杯”“世界华人”等全国性作文比赛,她指导的学生屡屡崭露头角,而她也多次捧回“优秀指导教师”的荣誉。
荣获的“记功”表彰,见证着她教学工作的严谨与热忱;所带班级获评“无为市先进班集体”,成为学生成长的温暖港湾;扎实的教学功底,为学生的学业成长筑牢根基。
桃李映白发,青春付乡情
——记南陵县何湾镇中心初中教师汪敏
又逢骊歌唱响,一届学生正挥别校园。他们张开双臂奔出教室,像羽翼初丰的雏鸟,振翅跃向广阔天际。回首教室,空荡荡的座位还留着往日的鲜活印记:倾注书卷认真学习的,扮着鬼脸做着小动作的,拨弄零食窸窣作响的,还有凑在一起说悄悄话的……如今回想起来,那些细碎的瞬间都浸着暖意,成了记忆里最生动的风景。
这些年,汪敏的脚步踏遍了乡野的青山与田埂,一次次叩响学生的家门,坚持做好家访,了解他们在家中的生活与学习情况。课堂上,他尽心力拆解知识的难点,把晦涩的道理揉成易懂的话语。对于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学生,他细心观察孩子心理动态,耐心和他们交流,帮助他们安全度过心理危险期。
鬓角的白发悄然生长,他却满心期许:愿这丝丝银白,能铺就学生通往成功的阶梯。他仍然记得当初的誓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润德启智育桃李,躬身力行践初心
——记芜湖市利民路小学教师张曼琳
张曼琳老师是讲台上默默耕耘的播种者,十年教坛坚守,以温暖为壤、智慧为泉,浇灌每株希望幼苗。
她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两获“区师德先进个人”,如春风化雨润学子心田;身为“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又似星光点亮童年路。
她是教学创新者,深耕课堂、精益求精,屡获省市区教学竞赛佳绩,《“慧”找位置》更获评全国信息素养大赛“创新作品”;所带班级获“市先进班集体”,是学生眼中的良师益友。
如今身为教导处副主任,她融个人智慧于校园发展,以广阔视野协奏教学管理乐章。从三尺讲台到校园统筹,她始终以最美姿态,书写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荣光。
春风化雨润桃李,潜心育人满园芳
——记芜湖市第七中学教师陈勇
芜湖七中宏志班为志向远大、家庭困难的学生搭建圆梦桥梁。作为班级“顶梁柱”、学生“主心骨”,陈勇老师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他深耕教育十四载,凝练的带班育人方略,成为班级管理的坚实理论支撑。他治班有制度、有态度、有尺度、更有温度,课上是引航的师长,课下是贴心的挚友,既是家长信赖的“知心人”,也是学校放心的“实干者”。
他以“时刻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带动年级、助力学校,至诚奉献、担当作为。他引导宏志班学生将个人“小目标”融入国家发展“大蓝图”,鼓励孩子们以青春之力,为民族复兴伟业勇挑重担。
三尺讲台写春秋,一片丹心育桃李
——记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教师胡勇
三尺讲台,是他三十五载无悔坚守的天地。从青丝到白发,他始终站在教育一线,将智慧与激情倾注于这片孕育希望的方寸天地。
作为省、市教坛新星、芜湖市首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他始终秉持“课堂创新、教学相长”的理念,不断探索教育新路径。在培育青年教师时,他倾囊相授,助力多名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在学校特色发展进程中,他积极推动民族团结教育,精心打造援藏育人品牌,展现教育工作的广度与温度。
三十五载春秋,4000余名学子从他身边启航。其中最令人动容的,是他与西藏班学生二十三载的情缘:深夜灯下耐心辅导的专注,聆听高原故事眼里的柔光,见证孩子们从懵懂到自信的欣慰——这一切让他对“教育”二字的分量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如今,他依然最爱听清晨琅琅书声,最爱看学生奔向广阔天地。若问何以坚守?他的答案简单而深邃:“心在学校,爱在学生,便是人生至满。”
扎根古圩育桃李,躬耕教坛写芳华
——记芜湖市陶辛中学教师陶红桃
在陶辛千年古圩的沃土上,陶红桃老师如一粒坚韧的种子,深深扎根教坛二十八载,用岁月书写育人篇章。
她恪守“以生为本”的初心,驻守荷镇一隅,以英语为器,为古圩孩童叩开望向世界的窗。心系留守儿童的她,常于夜幕中踏入孩子家中,又在晨曦里率先迎候学生入校。她以温暖为炬,用光亮驱散成长迷雾,让乡野间的星光,与孩子们的远方梦想紧紧相连。
她亦不甘于守成,积极探索乡村教育新径:投身课题研究,多篇教学论文获奖发表;甘当青年教师的“引路人”,带动团队共耕教育沃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红桃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二十八载的坚守与热忱,书写了属于古圩教育的不凡芳华。
蒙以养正,静待花开
——记芜湖市碧桂园小学教师盛倩茹
在教育的沃土里,盛倩茹已默默耕耘十五载。她深知言传身教的力量,“浸润式”教学,如春雨润物,无声却有力,收获了学生的喜爱与家长的认可。教学一线,她潜心钻研,业务能力出类拔萃,在全国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等赛事中,多次斩获全国一等奖。教科研领域,她主持省级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还助力10余名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奖。承担省教育厅线上教学视频录制工作,保障全市小学英语教学有序开展,尽显奉献精神。
“蒙以养正,圣功也”,她在孩子纯净的心田中播撒知识与品德的种子,用爱与责任,静候繁花盛放 。
桃李成蹊,金针度人
——记芜湖市第一中学教师琚书萍
琚书萍以学识启智、师德润心,深耕教坛,既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引航者,亦是精神成长的守护者。
教学中,她打造高效课堂,深化“三新”改革,点燃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所带学生获国家级征文奖项33人、省级62人,语文成绩亮眼。育人时,她爱生有温度、育人有梯度、要求有力度,所带班级3次获评市级先进班集体、1次市级先进团支部,7次校级先进班集体、5次校级先进团支部。教研路上,她笃行探索,获得全国中语会“读书种子教师”、全国高中语文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课例一等奖等多项荣誉,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10项。
她立志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积极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躬耕教坛守初心,爱与责任铸师魂
——记芜湖市繁昌区新港初中教师韩红娟
廿一载春秋流转,韩红娟始终扎根繁昌农村教育沃土,以爱为犁,深耕不辍。面对校园里众多留守学生,她化身“守护者”,脚步丈量过每一个村落,家访笔记本上记满孩子的家庭琐事与成长需求,用耐心驱散孩子心中阴霾,助学子向阳生长。
课堂上,她是锐意创新的“引航人”,以情境教学让英语课堂焕发生机,省优课、市奖项等荣誉,皆是她专业深耕的见证。身为班主任,她巧思设计班集体建设,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先进班集体”“最美教室”的称号,凝结着班级的共同努力。如今,她仍坚守一线,以爱与责任为笔,继续书写农村教育的温情篇章。
以心为舟,点亮星光
——记芜湖市城南实验中学教师戴虹
她是学生眼里的“引路人”、教室里的“点灯人”。晨光熹微时,她已站在教室门口,用微笑接住每个孩子的朝气;
她是高中生们愿意敞扉的“知心人”。课间常能见她与学生并肩漫步,听少年聊篮球赛场的热血,也耐心疏导学业压力下的迷茫,一句“别急,我们一起想办法”,总能抚平一个个青春的躁动;
她也是家长们安心托付的“同路人”。暮色中,她的手机总为家长保持畅通,耐心拆解教育的困惑,细致反馈孩子的点滴进步。
她常说:“每个孩子都是待放的花,只需多些耐心与守护。”她数十年如一日,以爱为壤,以责为光,把平凡的班主任工作,酿成了满室芬芳。她以平等倾听拉近距离,用精准关怀温暖缺口,让每个孩子都知道:无论快慢、无论顺逆,总有一束光为他们照亮前路。
十九载躬耕育匠心,一堂课点亮逐梦路
——记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戴晶
十九载讲台岁月,戴晶始终如静水深流般扎根职教沃土,视课堂为孕育未来的原野。她不仅授人以技,更以“匠心”为灯——将专注、笃实与求臻的精神,融入每一次讲解、每一回操作,于春风化雨中传递做人真谛。
她深耕课堂创新,带领学生探知未知,亦在成长中淬炼为扎实的“双师型”教师。自身屡获教学竞赛佳绩,所带学生亦在赛场绽放光芒。她为学子立成长档案,记青春故事,伴困境者同行;班级与学生屡受表彰,她却更珍视那一双双被点亮的眼眸、一个个被唤醒的人生。
十九年时光,她以温柔作笔、坚定为墨,将教育谱成绵长诗篇。无惊天壮举,却以每一堂课轻声诉说:每个孩子,都值得闪耀。 (以上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