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海
小小的村落,竟然让我魂牵梦萦,我想,我是爱上了那座小城。清人齐彦槐曾写过:“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如果你有一份乡恋,那么,婺源就是你梦中的模样。
我曾两次到达婺源。一次是在她最纯美的季节,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当长途车逐渐接近婺源时,窗外那铺陈到天际的油菜花海,瞬间迷醉了我的芳心。那油菜花长得高而黄嫩,坡头上,田野里,梯田上,目之所及,都是一片金灿灿的。如果只是油菜花海,似乎其他地方也看得到。最妙的是那油菜花配上古老的如水墨的徽派古建筑,那就宛若一阙宋词,一首唐诗,美得心尖尖都会融化。
那一次,我行走了很多婺源古香古色的村落,如李坑、江湾、严田古樟、思溪延村、彩虹桥等地,仿佛行走在一轴典雅的水墨画中,村村被小河环绕,当地的人们在河边洗衣,清亮亮的河水倒映着房屋、油菜花、悠悠的小船和洗衣的人群。我们行走在古老的宅院里,可以亲手抚摸到穿越百年的石雕和木雕,人物栩栩如生,小兽呼之欲出,每一件都让我挪不动步子。我喜欢徽派的宅院,古徽州的人家里,院落里都有一个四方的天井,引四水归堂,以水聚财。而每村每户有水道相连,潺潺流动中,更让古村落有了些许灵动。我喜欢在落雨时分,缓缓地走在古村落的青石板路上,青苔绿得亮眼,古桥悠悠,时光仿佛就这样瞬间回溯,没有市井的喧嚣,一切简朴而宁静。桥上有穿着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牵着牛慢慢地走过,一切似乎都定格在时光的深处。我喜欢看油菜花地里的母鸡,叽叽喳喳地跑来跑去。在油菜花海中,它们仿佛像一个个幸福的孩子,在欢愉着。人们将菜晾晒起来,春天到处是蓬勃,是希望。
坐在彩虹桥上,凭栏远眺,婺源明亮亮的,就是我梦中的模样。第二次来婺源,是个深秋,却有幸看到了婺源最美的晒秋。在篁岭,远山层叠,树木青翠,晒台上,那圆圆的晒盘里,红色、金色、白色、黄色,色彩艳丽,如果只有一家两家,似乎也就罢了。家家户户的晾晒,形成了相互呼应的效果。于是,天地间被这色彩点燃了,燃烧起来,形成了热烈的丰收图画。如果你坐在人家屋前的小椅子上,墙壁上挂着蓑衣和斗笠,屋外是南瓜、玉米、辣椒,热热闹闹的。
深秋时分,婺源的枫树、乌桕都红了。在石城,我们看到了如火般燃烧的乌桕树,就长在徽派建筑旁,灰瓦白墙似乎是为乌桕铺开的宣纸,那宣纸上有点斑驳,但更衬托得乌桕风姿绰约。此时,不禁读懂了那首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我在婺源的乌桕树下,遇到最美的秋色。
在婺源,我爱上了它的古建筑,徽州人将他们对于美好的理解,融入建筑和屋舍中。那一座座徽派建筑,如散落在山水之间的明珠。在烟雨时节,你站在山高处眺望。白色的小村落掩映在群山雾霭中,安然素若,温柔宁静,让你的心都化了。而当点窗、门楼、马头墙与江南烟雨相遇,你便会突然懂得徽州的韵味。
爱上婺源,还因为它人杰地灵,走出了那么多名人;古老的土地,秉承着“晴耕雨读”,饱含诗书气息。莫名地,爱上一个地方。刚刚离开,就开始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