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芜湖日报

南师大考古系师生再赴繁昌神墩头遗址 开启商周文明探索新篇章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第B02版:繁昌·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赵翔)日前,南京师范大学考古系40余名师生再度走进繁昌区平铺镇神墩头遗址,开启新一轮田野考古发掘实践工作。这是该校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多方机构深度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为探索江南地区商周时期文明进程提供了新的学术支撑。

本次实践工作由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芜湖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及繁昌区文物保护中心共同组织。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将在神墩头遗址进行系统的考古发掘实践,亲身参与探方清理、遗物提取与地层分析等核心发掘环节,全面掌握田野考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今年的发掘区域一个是南侧的稻田,目前我们发现有元明时期的地层,再往下可能有春秋早中期到春秋晚期的地层。我们的重要核心是发掘北边墩台,我们去年发现了北边的土墙。这个土墙已经发现有疑似门道的遗迹现象,还出土了好多陶片、陶罐等等。”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博学院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神墩头考古队现场负责人徐良介绍说。

2025年初,第二阶段考古发掘工作获国家文物局批准。本次发掘区域位于遗址北部的台地和南侧农田中,共布设28个5米×5米探方,发掘面积达800平方米。发掘工作旨在进一步解读神墩头遗址的文化内涵,探明商周时期江南地区生存环境、生业经济、聚落形态及文明进程等问题。目前,该阶段考古发掘工作正有序推进,野外发掘和资料整理预计到12月底结束。

“神墩头遗址是我们去年发掘的,并证明了它是一个与铸铜相关的聚落遗址。我们发现了熔炉、青铜刀、铸铜的陶范等,这是目前长江中下游一个比较重要的冶金考古的发现。”徐良如是说。

此次发掘是繁昌区同南京师范大学在文物考古研究领域长期合作的缩影。南师大考古系师生的再度到来,不仅推进了繁昌地区商周时期文明进程研究的深入开展,也为培养新时代考古专业人才提供了实践平台,更对挖掘地域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