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通过开展学习教育,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真正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突出问题导向,动真碰硬真查实改
立查立改、即知即改,是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一招。
市委常委会带头坚持刀刃向内、动真碰硬,对照2个问题清单、28个具体问题和基层“四风”10种隐形变异表现,严格对标习近平总书记“五个进一步到位”重要要求,查摆自身问题。市级专班安排专人对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问题清单开展三轮“全覆盖”集中审核,组织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市委巡察办、市审计局等部门开展部门联审,督促各级各单位不断充实完善问题清单,真正把问题找准、查实。
着力整治违规吃喝突出问题,紧盯“五一”、端午等时间节点开展明察暗访,通过编发提醒短信、开辟“八规”小课堂等方式加强教育提醒,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问题;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社会救助保障资金等重点领域,统筹推进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扎实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全市上下以“问题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的决心,推动一批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是关键。
我市统筹“当下改”与“长久立”,制定和修订各类制度387个,持之以恒为抓好作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例如,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随意检查问题,在全省率先出台“综合查一次”管理办法,将2284项单部门检查事项整合为695项多部门联查事项,整合率达70%,实现 “进一次门、查多件事”,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又如,聚焦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全面推行廉洁风险防治“八步强责”机制,组织104家市直单位摸排权力事项、界定廉洁风险点、制定防治措施,压实单位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科室负责同志、具体经办人员以及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六方责任,真正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坚持纠树并举、标本兼治,持续筑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
强化正风肃纪,以案为鉴警钟长鸣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持续加强警示教育,把案例作为最好的“活教材”“清醒剂”。
市委常委会集中阅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召开案例警示思想交流会,示范带动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抓实分层分类专项警示教育。用好中央和省级层面典型案例,印发市级层面28个本土典型案例,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市财政局聚焦关键环节、重点岗位开展对照检视剖析,精准排查廉洁风险;经开区组织党员干部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零距离”感受纪法威严;南陵县组织200余名重点岗位干部赴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沉浸式接受党性洗礼和警示教育;镜湖区结合典型案例编制系列案例剖析微漫画《镜廉之见》,强化释纪说法、答疑解惑……
“看到这些公职人员从作风失范到纪法失守、身陷囹圄,我深受警醒。作为年轻干部,一定要进一步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一位年轻干部在观看警示教育片后感慨道。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绝非一日之功。全市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始终保持高度政治敏锐性,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真正把增强党性、砥砺作风、严守纪律融入日常、化为习惯。
抓好开门教育,民生福祉可感可及
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我市坚持敞开大门搞学习教育,让群众成为学习教育成效的“阅卷人”。
市委统筹用好群众诉求感应系统、民情摘报、“畅聊早餐会”等载体,构建立体化民情收集网络,带头践行“四下基层”制度,举办开门教育座谈会,带动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赴基层调研5627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3697条,帮助解决困难2708个。推深做实党组织书记“头雁工程”,各级党组织书记领办民生项目或实事3600余件;组织2.5万余名在职党员进社区、入小区、察民情,在服务群众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人民城市体验官”团队在城北调研时,了解到不少企业员工通勤受堵车困扰,随即反馈有关部门。很快,车道增设、货车限行、施工管理优化等一系列措施陆续落地,城北路段早晚高峰通勤时间平均缩短约10分钟。
城北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化解,是我市创新 “人民城市体验官”机制、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生动缩影。我市通过选聘“人民城市体验官”,聚焦为企服务平台、群众诉求感应系统和“12345”热线反映的重点诉求类型,深入一线摸实情、察民意、找症结,深度体验民生实事、为企服务、人才服务、基层减负,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
无为市推深做实“干部夜谈”,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面对面收集解决群众诉求;弋江区针对老旧小区电梯零件老化、故障频出等问题,累计推动340部老旧电梯启动“焕新”;湾沚区聚焦物业服务“小切口”,明确由14名区领导联系包保28个住宅小区,现场调度破解物业管理顽疾;繁昌区开展“上门办公会”“书记在社区”活动,有效化解环境卫生差、部分路段出行不便等群众“烦心事”;三山经开区高安街道白象绿洲社区一居民,在家人生病时得到医保分局和社区工作人员贴心服务,专门致信市委、市政府表示感谢……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件件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新风正气就在身边。
深化访企入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是开展学习教育的根本目标。
学习教育以来,我市坚持一手抓作风一手抓发展两手一起抓,扎实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在着力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化解“燃眉之急”的同时,积极构建管长远、重长效的体制机制。
汽车产业是芜湖的首位产业。近年来,龙头企业奇瑞汽车销量连年跨越增长,但受本地物流配套滞后制约,运输效率受限、成本过高,一度阻碍产品“出海”的步伐。
市委、市政府聚焦企业核心诉求,将“保障奇瑞物流畅通、降低综合成本”列为头号攻坚工程,高位推动、精准施策,统筹制定“陆水铁”立体物流解决方案,以超常规力度打造“零距离”运输基地,开辟出海航道,链接陆路国际干线,帮助企业显著提升运转效率,年节约物流成本约4000万元。
天马(芜湖)新型显示模组项目是全市汽车产业链重大项目。访企调研中,企业反映其复杂模组技术可有效提升奇瑞智能座舱的显示性能,而奇瑞的整车能力也能带动天马加快国产化替代进程,但因信息不畅,两家企业“近而不联”,优势未能互补。
如何破解产业链协同不足 “瓶颈”?市委、市政府积极牵线搭桥,属地鸠江区成立专班全流程跟踪服务,推动天马与奇瑞建立战略合作,复杂模组产品下线后直供奇瑞生产线,实现互利共赢。
在访企入村过程中,我市坚持以企观政、以农观政,从发展中找问题、在作风上找原因,收办问题诉求2619个,梳理13个方面重点共性问题并进行强力攻坚,形成支持“鸠兹科创湾”人才集聚发展、完善农业保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等15项制度成果。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
从阳春到金秋,广大党员干部真切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作风更严实了,纪律规矩意识更强了,干事创业更甩得开膀子了。
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市税收增长13.6%、全省第1,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充分彰显了省域副中心的使命担当。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没有休止符,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芜湖将以开展学习教育为新起点,一以贯之、一刻不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过硬作风赢得发展主动,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芜湖篇章的新征程上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芜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