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芜湖日报

昔日七师诞生地 今朝农业“状元”镇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T04版: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 记者 付君兰 文 陈洁 摄

80多年前,正值民族存亡之际,国民党反动派却倒行逆施,悍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突围出来的2000余名新四军指战员中,有700多人在江南百姓的掩护下,乘着小船,横渡长江,陆陆续续在江北白茆洲登陆,汇聚于著名的“皖江人民的革命摇篮,共产党的活动中心”——胡家瓦屋。

立秋时节,记者来到位于鸠江区白茆镇的胡家瓦屋。屋前,鲜红的党旗雕塑格外醒目。这是一排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砖木混合的廓檐四合院建筑,白墙黛瓦的徽式风格、略带斑驳的墙面,见证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土地革命时期,无为第一个党组织是在这里成立的。抗战期间,皖江党委也是在这里成立的。因此,突围的新四军指战员们对胡家瓦屋印象特别深,也是他们最信任的地方。” 一有时间,白茆镇文旅专班负责人倪进升就来到胡家瓦屋做起义务讲解员,对白茆的红色历史如数家珍。“胡家瓦屋的主人,是被誉为‘党外布尔什维克’和‘鲁迅式战士’的胡竺冰,80多年前,正是胡家出资,供这700多人看病、养伤、休整。”

1941年5月1日,为贯彻执行中央军委“重建新四军军部”的英明决定,新四军第七师在胡家瓦屋前的广场上成立。

这点点星火,在随后的几年间,迅速呈现燎原之势。

资料显示,至抗战胜利前夕,新四军七师主力部队发展到近3万人,编为十九、二十、二十一3个旅9个团,创建的以无为为中心的皖江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19块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皖江抗日根据地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建立了3个专员公署、14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人口约300万,活动范围达33个县。抗战期间,根据地一边大力发展生产,改善民生,一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财经工作,增加收入,七师成了全军的“钱袋子”,“富七师,甲全军”由此而来。

倪进升介绍,建党百年之际,白茆镇投入数百万元将“六洲暴动旧址及胡竺冰故居”修葺一新,建成白茆革命历史展陈馆,展陈“六洲暴动、新四军七师组建、渡江第一船、胡门六烈士”等发生在白茆的红色故事,再现了当年的光辉史实,激励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白茆革命历史展陈馆建馆以来,年接待参观游客3万余人次,已成为省市区多家单位红色教育基地,即将获批安徽省第九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倪进升说。

时光荏苒,变了模样的,何止这百年建筑。昔日“富七师”的诞生地白茆镇,也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中,蝶变为“安徽省农业的状元镇”。

近年来,白茆镇农文旅融合发展如火如荼。以鸠江区乡村振兴“一号工程”——白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以“花”为媒、“稻”为笔、“地”为卷,绘出“油菜花海”“创意水稻”等特色旅游主题,并重点开发“六洲暴动第一枪、七师皖江抗战第一步、渡江战役第一船”等红色旅游精品,致力打造“春赏花、夏采摘、秋丰收、冬民俗”的四季全域旅游。2022年该镇获评全省“115”乡村振兴示范镇,辖区套北村跻身全省“115”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文明村,2023年全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单位。